分享

老人跌倒后引发的后遗症可致死!牢记两招,锻炼肌力,谨防跌倒!

 夏季三伏天 2019-05-16

跌 倒

很多健康的老年人就是因为忽视了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导致了命运的转折。专家所说的小事情,其实就是跌倒。很多老年人都有骨质疏松的问题,一次看似不严重的跌倒,后果往往是骨折的发生。有研究显示,跌倒造成的后遗症比如骨折、肺栓塞、感染等是高龄老人第二位的致死原因。

病例:

89岁的王大爷,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还有甲状腺乳头状瘤,但是带瘤生存的生活质量非常好,之前每次的医院看病都可以自己骑电瓶车。两个月他却坐着轮椅来看病了,原来,他从两节的台阶上摔倒骨折了,虽然动了骨折手术,王大爷能够坐着轮椅来看病,但是生活质量发生了明显改变,他说:“我这一跳,从天堂跳到了地狱!”。

跌倒的后遗症之肺栓塞

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跌倒后出现了骨折,往往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而悲剧可能就在卧床中发生,这一次的骨折也就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

病 例

一位老人晚上去卫生间的时候,不小心跌倒了,把腿摔断了,做了一些固定的手术,然后卧床休息。等到恢复差不多了,从床上起来的时候,发生了胸闷胸疼,很快就丧失了意识,送到医院已经来不及抢救了。

专家告诉我们,老年人在卧床过程中,由于血流缓慢,血液中的凝血因子就有可能聚集起来形成血栓。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就有一定几率堵到肺动脉。如果恰巧是大块血栓堵塞了肺主动脉,此时患者虽然能把氧吸到肺里面,但肺无法有效进行血氧交换,人就会被活活憋死。因此,肺栓塞是一种可以迅速致人死亡的可怕疾病

▲动画演示

静脉血栓的表现:

①下肢的疼痛,尤其是小腿,行走的时候症状明显。

②腿突然出现肿胀,病人有长期卧床或者大的创伤的经历。

专家提醒大家,一定要避免长期制动(长期不动)。

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

引起老人跌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脑梗塞、神经系统问题、肌肉无力等会影响走路,医学上叫做步态的异常。正常人走的时候是平衡对称的,花费力量是最小的,骨盆的摆动上下不超过四个厘米,身体不会有明显的晃动。

老年人容易跌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肌力下降是导致老年人容易摔倒的主要原因。

肌力下降不是一种病,是一种综合征。年轻的时候,姿势怎么站都没有问题,但是上了年纪的人可能做不了半足站立,或者下图这样的站立,说明平衡能力有问题。

平衡能力下降,说明肌力下降,意味着跌倒的风险增加。有过跌倒病史的人,再次发生跌倒的风险比一般人高。

4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能力会下降,以每年0.5%到1%的速度下降,到了60岁左右,肌肉下降已经达到了30%,到了80岁,几乎下降到50%。而卧床一周,肌肉损失30%到50%。

老年人预防跌倒的方法

1
增强肌力的方法

很多老年人因为下肢肌力减少,出现了平衡能力减退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增加肌力。增加肌力有助于减少跌倒风险。

多走路,多按摩哪种方法可以增强肌力呢?专家告诉我们,这两个方法只能维持肌肉,不能增强肌力

专家告诉我们,只有阻抗运动才有增加肌力的作用,比如举哑铃、练器械,但对于老年人而言,利用弹力带增肌力是一个更安全有效的方法,而且随时随地都可以完成。

锻炼上肢:弹力带撑开,手平举,根据自己的力量拉开,坚持10秒,反复。

也可以举过头顶进行锻炼,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练习五六次,每次坚持10秒。

锻炼下肢:可以参考下面的视频。

2
合适的鞋子

很多老年人有足弓塌陷的问题,不仅让鞋号变大,还会出现步态的异常。正常走路是脚跟着地—全脚着地—脚跟抬起。平足以后抬起脚尖的时间会延长,甚至整个脚掌着地。

老年人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子,也有助于降低跌倒的风险。好鞋需要好的支撑性、包裹性、防滑透气

  • 鞋子应该是不软不硬,太软的鞋不能给脚支撑,所以鞋的后三分之一要硬。

  • 好的包裹性可以防止我们脚的不稳定出现。

  • 一般来讲老年人穿的鞋子要有鞋跟,以3厘米为佳,有助于推进和行走。

  • 鞋底的防滑也很重要。

  • 鞋子透气性也很重要,更加舒适的体验有利于行走和锻炼。

  专家出诊信息 

北京同仁医院

张建中

周二下午、周四上午 足踝外科

郁正亚

周五上午 血管外科

刘 琦

周二上午 老年医学科

备注:突发原因导致门诊时间、出诊地点、门诊类型(普通、专家或特需门诊)、挂号费用的改变,请以医院当日公布为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