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外花5年在故宫边修复了一座寺庙,不收门票,免费开放

 嵩云洪钟 2019-05-16

在距离故宫仅400米的胡同深处,

藏着一个有近600年历史的建筑群,

其中还有一座3000平米的清代寺庙智珠寺。

2007年,在中国生活了

10年的比利时人温守诺

在胡同里散步,无意中发现了这里。

虽然场地已经破败不堪,

但是山门、大殿等

几个主要建筑的木结构仍然保存完好。

温守诺找到了林凡等朋友,

按照原有的图纸, 一起进行寺庙的修复工程。

寺庙的修复花了5年时间,

明清时期的老建筑被完整保留、逐个修缮,

施工队手工擦拭了6万多片瓦,

抢救了80多幅壁画,

换掉了70根梁柱……

寺庙修好之后,

温守诺又花了5年,

把这个地方改造成了公共艺术空间,

改造成了公共艺术空间,

全年对外开放,还不收门票。

2012年这里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是同年度中国内陆唯一的获奖项目。

法国总理、丹麦女王等名人都来过,

胡同里的居民也把这里当成后花园。

自述   温守诺   撰文   王潇钺

我是Juan van Wassenhove,比利时人,中文名字是温守诺。

我第一次来中国是1988年,那时候才20多岁。当时我从美国花旗银行辞职,在中国做了6个月的背包客,之后先到香港、再到内陆工作。今年我已经56岁了,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

智珠寺大殿 修复前

2007年的时候,我在上海和北京两地工作。那时候我住在北京西城区,经常在胡同里散步、骑自行车,无意间路过这里。

当时这里环境很糟糕,大门紧闭,只能看到这个大殿的屋顶,其他的地方都被六十年代的建筑所覆盖,基本是一个垃圾回收站了。

我喜欢老建筑,以前我在欧洲住的也是老房子。四合院是我很向往的一种生活,室内和户外没有一个明确的边际,就像在自己的一个小花园里,有一种安全感。

这么漂亮的建筑藏在这里,我感到很可惜。当有人联系我说,北京佛教协会在找人维修这个寺庙,我就决定想办法把这里救下来。

 智珠寺:离故宫仅400米的皇家寺庙 

智珠寺位于故宫东北角,从故宫步行过来只要400多米。最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是曾作为皇家印制佛经和文书的御用印经厂。

原来的建筑由三座寺庙组成,法渊寺、嵩祝寺和智珠寺。智珠寺建造于清乾隆二十一年,是北京第一个藏传佛教的寺庙,地位仅次于雍和宫。

智珠寺修复前 入口

六十年代,智珠寺的大殿成了东风电视机厂的厂房和办公室,隔壁嵩祝寺的天王殿和钟鼓楼也被改造为生产车间。

王书刚雕塑作品

这是一座有600年历史的寺庙,我自己一个人肯定没办法修。我找到一个关系很好的朋友林凡,一起计划把这个庙修起来。

2008年,另一个朋友周理贤也加入我们。因为我们是在景山的东边,又觉得和这个寺庙很有缘分,林凡给这个场地起了一个新的名字——东景缘。

修复之后的示意图,作者汤国

 必须尊重历史:做修缮、不做翻新 

整个智珠寺的面积3000平米左右。一进来是一个山门,然后是前殿,之后是一个60年代的建筑,然后才是大殿。

我们承接的时候,院子里只有一个特别破的旅馆、一家小餐馆、以及一个很小的印刷厂,格局很混乱。

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非常细致的施工方,在北京找了三家都不行,觉得他们的团队经验不足,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标准。当我们找到第四家的时候,才认识了现在的施工方。

修复这个寺庙的原则就是“修旧如旧”,我们做的是修缮,不是翻新,必须要尊重历史。

寺庙里有很多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痕迹,我们先把所有不想保留的建筑拆掉、运走,一共清理了400多卡车的垃圾,这个过程就花了2、3个月。

本来我们觉得,修复这个寺庙一两年足够了,但是实际上花了远远超出预期的时间。2008年开始修复,到了2013年才基本结束,足足花了5年时间。

我们把它做成所有人都能看到的、免费对外开放的文化空间。

 手工擦拭6万片瓦,修复80多块壁画 

大殿是最重要、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楼。整个大殿的工程就进行了一年左右。

六十年代这里发生过一场火灾,大殿的屋顶全部被烧焦,很多大梁变得很细,最细只有几厘米,非常危险。我觉得,再不及时修复,这个楼肯定会塌下来。

我们买来新的木料,然后做旧,替换掉了70根几乎要倒塌的梁柱。

我们想尽量保留原来的老材料,大殿屋顶的瓦片,我们请工人一片片取下来,擦干净再放上去,一共手工擦拭了6万多片瓦。

六十年代建厂的时候,为了扩大面积,大殿门口全部被填平。为了恢复原貌,我们把四周填高的部分挖平,重新修复了大殿的石阶,在地下埋好了新的水电、管道。

修屋顶的过程中,我们意外发现大殿天花板上有很多当年的壁画,当时团队里有不少人觉得没什么价值,可以把画拆掉直接做新的。但我觉得,肯定有办法修复。

我找到20多年的好友,画家汤国。他带着助手在北京待了一个月,把天花板上的300多块壁画拿下来,一个一个去复原,然后再放回原位,最终有80多块壁画被保留了下来。

大殿墙上的标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也被完全保留下来了。有趣的是,这几个字也能代表我们三个人修复过程当中的气氛。

紧张、严肃,是指我们认真的态度,团结、活泼,是说我们关系很要好,这个修复的过程也很好玩。 

一条生活馆 点击图片,看看另外5个美美的寺庙建筑! 小程序

 不售门票的公共艺术空间 

六十年代加建的一些小楼,以前是厂房和冷库。现在,我们把这些建筑全部重修,用一些老的材料改建了一个画廊,用来展出当代艺术作品。

多功能空间

展览空间

原来的电视机厂房,我们把它变成一个法餐厅。因为做法餐不需要明火,不会给老建筑造成安全隐患。

餐厅一角

大殿夜景

水池是特意保留的,过去这里是烧锅炉的地方,有了水之后,夜晚的建筑可以倒映到水池上,非常漂亮。

HUI茶空间

我喜欢中国的茶文化,所以在院子的一角设置了一个茶空间。

展览《省》,蒋龙作品

寺庙修建完毕之后,我还策划了许多文化内容,希望大家能经常到这里来。

网上有很多传言,以为我们是私人会所,其实我们是一个公共的文化艺术空间,不售门票。

 私人藏家的艺术品,可以在这里全部欣赏 

我把很多收藏都放在这个老院子里。

我请来灯光大师Ingo Maurer设计了整套灯光系统,他用的都是极简、环保的材料,而且很现代。晚上打开灯,彩色的光从老建筑的内部透出来,有一种特别的生机。

《Gathered Sky》,James Turrell作品

我最得意的一个收藏,是James Turrell的作品,叫做Gathered Sky,它是一个在日落时分观赏的装置艺术。

从日落时分到天黑,通过灯光的变化,让肉眼看到天空不一样的颜色,但实际上这些颜色是不存在的,都是脑子里发生的一些幻象。

Gathered Sky在全球60多个地方都有,但都是在博物馆或者私人收藏起来的,老百姓没有办法看。这是第一个在中国市中心、对外开放的Gathered Sky,而且是永久性装置。

《Enzo》,Teamlab作品

TeamLab是现在非常火爆的日本艺术团体,他们的作品从没有跟老建筑做过结合,对我们的院子很感兴趣。

Enzo是他们规模比较小的一个作品,用水墨书法画一个圈,再做成3D动态,到了夜间投影到水池边的白墙上,很有灵气。

Under the Surface表象下 即兴表演

我们每个月还会在大殿里举办一些音乐演出,邀请一些国外的艺术家来表演,因为全部是木头的结构,非常空旷,音效听起来非常好。

 这不是一个老外目的地,

 是中国人很喜欢的场所 

一开始我在做修复工作的时候,很多人觉得:你是一个老外,满脑子都是浪漫的想法,也不懂中国。还有人放话说,没有一个人会到这里来的。我也没想到为了修复智珠寺,我花了5年。

2010年是我最困难的时候。我每周五要搭最晚的航班到北京,然后周一早上再搭第一班飞机到上海。后来我决定辞掉上海的工作,然后把我在公司的股权也卖出去了,集中精力做寺庙修复。

每年雨季,我们还要检查漏水情况、做各种设施维护。当年施工团队的领班老赵,跟我们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他每周都会来这里转一转,跟我一起聊聊天。

2012年,我们还收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这也是同年度中国内陆唯一获奖项目。拿到这个奖,对我来说是最重要,也是最欣慰的事情。

苹果CEO Tim Cook、

法国总理Edouard Philippe在东景缘

来我们这里的人既有名人,也有周边的邻居。苹果公司CEO,Tim Cook、法国总理Edouard Philippe、丹麦女王、比利时王后都来过这里。

我也经常看到胡同里的大妈带着她的小孙子来玩,对他们来说,这里就是一个公园。

去年我们做了一个统计,一共有16万人路过这个场地,大部分是年轻的中国人。所以这里不是一个老外目的地,是中国人也很喜欢的场所。

部分图片、视频资料由东景缘、Ben McMillan、唐音婷提供

因为温先生是外国友人,在描述古建筑专业词汇以及表达方面如有不妥,敬请读者体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