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江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报告

 江山BQ 2019-05-16

苏州市吴江区人民法院

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报告

2017年8月31日

2014年1月,江苏省高院制定出台《全省中级法院、基层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全省法院探索建设执行指挥中心,强调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按照上级法院要求,吴江区法院迅速将建设执行指挥中心作为全院执行工作的中心和重点。经过大胆探索,2016年9月,我院率先在全省基层法院实现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运作,做到编制、机构、人员、设备、职能“五到位”。

近一年来,我院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反思,于今年8月再次整合中心功能,完成升级换挡,努力打造执行工作的“最强大脑”,以此为工作运转提供“最细管理”及“最全服务”,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执行工作质效,提升执行工作的信息化、精细化、团队化、集约化、规范化水平,真正成为解决“执行难”的有力武器。

一、执行指挥中心的建立与升级

1、精准职能定位,建立组织架构。近年来,执行案件迅猛增长,执行工作面临着难度大、压力大的严峻形势。优化执行资源、提升执行效率,是法院执行部门的迫切需求。我院深刻分析工作现状,主动找寻突破途径,把建设执行指挥中心作为破解难题的有效手段。2016年9月,经吴江区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我院设立执行指挥中心,中心的建立及试运行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奠定坚实基础。

2、人员设备到位,实现科学管理。指挥中心建立后,院党组高度重视,从办公用房、硬件配备、人员调配等多方面予以重点安排,逐步做到了编制、机构、人员、设备、职能的全部到位,实现了中心的实体化运作。试运行阶段,中心配备技术人员、查控人员10人,各岗位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各司其职,同时在办公配置上作调整,将原先的监控室进行全面改造,配置了大屏幕、指挥台等硬件设施,车辆配备移动终端,执行人员配备单兵装备。中心将集中查控、司法网拍、失信名单录入、接受举报、执行公开、信访接待等功能全部整合、统一管理,较好地理顺了执行工作事务流程,提高了执行快速反应能力。

3、细化事务分工,升级运行模式。为进一步提升执行指挥中心运作效率,我院不断结合实际对中心升级提速。今年7月,我院制订出台《执行指挥中心实体化管理规范》,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力求集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执行事务。升级后的指挥中心分成执行立案、初次接待接访、查控文书制作、外勤保全、繁简分流、案件实施、网络拍卖、案款管理、终本案件管理、指挥联动、综合等11个组,配备了电脑、监控等设施,配足了车辆、警具、4G单兵装置等保障设施,中心协调更顺畅、分工更精细、定位更准确、行为更规范。

二、执行指挥中心运转流程

自当事人来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即进入执行指挥中心运转,中心的11个小组相互衔接、密切配合,通过8个事务性流程的环环相扣,确保案件及时推进。

1、受理立案

时间:自提出申请5个工作日内

操作:由立案组在立案当日向申请人发送受理通知书等诉讼材料,并将相应材料扫描入档,随后移送至初次接待窗口。

2、初次接待

时间:立案当日

操作:由信访接待组对申请人制作第一份笔录,核对申请人及被执行人基本信息、申请人联系方式、诉讼中查控的财产,填报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告知执行风险。

3、财产查控

时间:20日至30日内完成

操作:由查控组核查申请执行人或其他人提供的财产线索;通过“点对点”、“总对总”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的银行帐户、支付宝、微信等网络帐户、有价证券、工商资料和股权实施查、冻、扣;限制被执行人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变更;对不动产、车辆进行查询和查封;对当事人的到期债权实施查询和冻结。

我院的执行查控系统已实现对21家全国性银行和48家省级银行的网络查询,仅在江苏境内就可查询131家各级银行,其中大部分银行能进行网上冻结、扣划,同时还实现了对不动产、车辆、工商信息、互联网银行(包括阿里巴巴、财付通、京东)的查询,大大缩短了查询查控被执行人财产信息的时间和周期。

4、文书送达

时间:5日内

操作:由文书制作组统一制作文书,并按送达地址确认书或淘宝、京东等网购地址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限制高消费令、失信名单录入告知书等相应诉讼材料。如需委托执行,则通过最高院委托执行管理系统,集中发送委托执行事项请求。

5、案件分流

按照繁案精办、简案快办的原则,对已经完成查控、送达后的执行案件进行繁简分流,具体分为:

(1)简易案件

范围:标的不大财产线索明确的、保全到财产足以清偿债权的、通过向有关单位发送协助执行通知书可以办结的行为执行案件、当事人可能和解或可能自动履行完毕的案件等。

操作:分流至简易执行组,在3个月内结案归档。

(2)复杂案件

范围:查有财产需处置的案件;涉及人员众多的群体性案件;案情疑难复杂、法律关系存在冲突的案件;在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上级法院指定执行的案件等。

操作:交由执行实施一科、执行实施二科繁案组,包括查找被执行人及其他财产线索,组织强制搜查、清场等。

(3)其他

范围:无财产可供执行,且经再次查询财产无果的案件

操作:由终本案件管理组约谈当事人,进行程序终结。

6、司法拍卖

时间:案件分流后7日内

操作:由网拍组对有需要处置的财产发布公告、录入信息、向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拍卖信息,同时负责网拍咨询、拍品看样、签署成交确认书、提供“E拍贷”业务及其他网拍辅助工作。

7、案款发放

(1)对简易案件中执行到位的案件

操作:由承办人开具划款通知单,由案款组在7个工作日将钱款发还申请人。

(2)对复杂案件中网拍成交的案件

操作:由承办人在案款到帐税款扣除完毕后20个工作日内制作完成财产分配表,由案款组完成款项发放。

8、结案归档

时间:结案后1个月内

操作:由报结组负责案件材料的扫描、报结、装订、归档等。

三、执行指挥中心功能定位

1、打造“最强大脑”

(1)实现统一指挥。对强制清场、强制搜查、凌晨行动等集中行动,通过无人机、执法记录仪、4G单兵设备等,将执行现场实时回传至指挥中心,以便及时把控全局,远程指挥监督,迅速调兵遣将,快速处置突发。

(2)实现统一协调。一是协调人员分工,以11个小组对案件实现全流程覆盖,流水线作业,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二是协调设施装备,统一调配车辆、警具装备及单兵装置等,合理规划使用。三是协调对外联动,与上级法院、同级法院之间实现执行指挥系统互联互通,对需异地强制执行或突发情况需紧急支援的,请求协调解决,对交办、督办事项快速响应落实;与公安等其他职能单位形成联动,保障强制清场、司法拘留等顺利实施。

(3)实现统一监督。一是对全院执行案件办理情况统一监督,根据对执行法官的收结案情况、执行到位情况、执行措施采取、当事人信访投诉、执行工作开展和违法违纪情况进行全面督查,实时分析问题,及时制定对策。二是监督执行人员外出执行效果,要求承办人、查控人员外出办案前在申请用车表上写明工作内容、执法记录仪编号等,实时记录照片、视频相关资料,并于当天撰写执行日志,次日交与指挥中心专职人员统一登录。

2、提供“最细管理”

(1)监管案件分流。实现案件繁简分流,运用团队模块化管理优化、节约人力物力,将执行事务性工作交由专人专组处理,减少执行法官事务性工作压力,给予执行法官更多精力和时间研究执行对策。

(2)监管案款发放。规范执行案款分配及发放,对未按要求完成的,及时汇报,查明原因,督促完成;对案款存在异常情况的,及时反馈,快速处理。

(3)监管执行全流程。严把执行过程每个环节,包括统筹案件分配,跟进执行进程,催促案卷归档,统计分析情况,制作各类台帐,按时上报报表等。

(4)监管执行各节点。全程监控案件流程各节点,包括对超期事项进行预警、提醒、督办,对刑事案件赃物做好登记、管理、保管,对群众来信及时回复督办等。

3、提供“最全服务”

(1)实行集中接待。由初次接待窗口工作人员集中负责申请人第一份笔录制作、案件进展查询、网拍事宜询问,及接受财产线索举报等。

(2)实行集中查控。实行网络查控与人工查询相结合的方式,对被执行人财产实行专组集中查询。由外勤保全组统一查询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信息、土地、房产情况、车辆、工商登记情况,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采取控制性措施。

(3)实行集中送达。外勤保全组在做好执行案件初次对外调查、现场送达的同时,还负责全院其他业务部门在审理、执行中的保全事项,及协助完成其他法院的委托执行事项。

(4)实行集中挂网。由网拍组集中负责拍品上架、看样咨询、成交确认等网拍辅助工作,与税务机关对接,在网拍成功后及时提交成交价格,接收应纳税款,同时每月按时统计分析网拍标的数、成交率、成交额等网拍数据。

(5)实行集中录入。根据办案团队作出的决定,集中在执行案件管理系统中公布、撤销、更正、删除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在执行案件管理系统录入、撤销限制高消费或边控等信息,并向协助执行单位推送。

四、执行指挥中心初显成效

执行指挥中心的建立运行,体现了执行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覆盖全面、内外联动、快速反应的一体化执行指挥中心系统,整合了案件管理、执行联动、网络查控、信息公开、协调指挥、快速反应、监督管理等业务职能。升级后的执行指挥中心,事务性工作处理效率有了质的提高,大大地加快了执行案件进展流程,今年以来,我院执结执行案件6657件,同比上升6.6%,执结标的42.6亿元,成交网络拍品356件,总成交额20.97亿元,成交金额位列全省基层法院首位。

1、进一步提升了办案效率。中心成立后,将接待当事人、查控财产、寄送执行通知书、司法拍卖等事务由专人在指定时间内完成,并将简单案件分流出来,这不仅加快了简单案件的办结速度,又能让执行法官全身心投入到复杂案件的处理中,提升了处理财产的效率。中心的流畅运转使执行态势保持良性运转,通过查控财产更及时、司法拍卖周期更短、与其他行政机关对接更流畅、集中行动更频繁等方面的提速,缩短了执行案件处理期限,截至8月底,我院执行局超12个月未结案件控制在20件之内,相较今年初减少了将近100件。

2、进一步促进了司法公开。利用4G单兵、执法记录仪等现代装备,执行过程变得愈加可视化,在实施搜查、集中执行、强制清场等行动中全程录音录像,当事人可随时查询,确保了案件执行公开透明及规范化。指挥中心已成为展示执行工作、解答群众疑惑、接受社会监督的执行公开信息平台,中心接待组是直接面向群众的对外窗口,承担着案件进展查询、网拍事宜询问、投诉信访接待等职能,最大限度地向社会公开执行工作情况,提供更实在、更即时、看得见、感受得到的公开服务,着力推进“阳光司法”建设。

3、进一步完善了联动机制。指挥中心的集中财产查控及统一协调联动等功能,让信息共享更及时、让资源管理更集中、让协助配合更紧密,较好发挥了统揽全局、联动各方的优势。今年以来,指挥中心完成银行查询7万余次,不动产查询、车辆查询3万余次,查封房产4841套,查封车辆2449辆,冻结账户4万多个,扣划执行款7100多万,拘留76人次,强制清场15次,将1960名被执行人纳入失信名单。联动查控网络的建立,有效解决了债务人借管理漏洞转移隐藏财产、逃避义务的行为,促进联合惩戒机制及社会征信体系的建立,推动齐心协力破解“执行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