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儿媚 整理编辑:诗词轩 一、词牌简介: 眼儿媚,词牌名,又名“秋波媚”“小阑干”“东风寒”等。以阮阅(一作左誉)《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为正体,双调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另有双调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变体。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云:“按,此调名《秋波媚》,即《眼儿媚》也。”南唐后主李煜《菩萨蛮》词有“眼儿暗相钩,秋波横欲流”之句,形容美女流盼的目光,可为调名的注脚。调名本意即咏美女顾盼流动的目光。 北宋中期新声,创调之词为阮阅之作。阮阅为元丰八年(1085)进士。《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一,记叙此词乃阮阅为钱塘幕官时曾眷恋一位营妓,罢官之后作词寄之。此词或误为左誉作,固为宋词名篇。此调为重头曲,每段由一个七字句、一个五字句、三个四字句组成,音节极为柔婉,宋人多用以写恋情。前后段各三个四字句,极难处理,须语意贯串,意象优美,富于诗情画意。钦定词谱共收录了218阙例词。 二、词谱及例词: 正体 双调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以阮阅《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为代表。此调以阮词、贺词为正体。 格律对照例词:《眼儿媚·楼上黄昏杏花寒》阮阅 平仄平平仄平平(韵),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仄平平(韵)。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楼上黄昏杏花寒,斜月小阑干。一双燕子,两行征雁,画角声残。 绮窗人在东风里,洒泪对春闲。也应似旧,盈盈秋水,淡淡春山。 变体一 双调四十八字,前段五句三平韵,后段五句两平韵。以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为代表。此与正体同,惟前段起句不作拗体。 格律对照例词:《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贺铸 中平中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萧萧江上荻花秋,做弄许多愁。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惜分长怕君先去,且待醉时休。今宵眼底,明朝心上,后日眉头。 变体二 双调四十八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以赵长卿《眼儿媚·南枝消息杳然间》为代表。此即贺词体(变体一),惟换头句多押一韵异。 格律对照例词:《眼儿媚·南枝消息杳然间》赵长卿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 平平平仄仄平平(韵),仄仄仄平平(韵)。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韵)。 南枝消息杳然间,寂寞倚雕阑。紫腰艳艳,青腰袅袅,风月俱闲。 佳人环佩玉阑珊,作恶探花还。玉纤捻粟,樱唇呵粉,愁点眉弯。 三、词牌特点: 1.正格第一句(平仄平平仄平平)不是律句,第六字不符合马蹄韵规律,为拗句,切记。 2.上下片四字句例用对偶,在对偶处理上最好讲究排列方式。先看看王雱的眼儿媚: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上片是前两句对偶,下片是后两句对偶。错落有致,使得整体看起来不至于因为形式雷同而显得单板。 另外,也可以作“鼎足对”,即三句形成对仗,因三句一组,互为对仗,如鼎之三足并立,所以称之为鼎足对。鼎足对,也称“三枪对”,“三句对”。在这个词牌里,就是指连续三个四字句都是对偶句,如贺铸的“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 3.需要注意的是四言句的句式都是上二下二结构。如: 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海棠/未雨,梨花/先雪。 需避免出现一三,或者三一句式。 本文由诗词轩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 更多诗词资料,尽在:诗词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