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年磨一剑 圆我中医梦

 卓尼中医院华华 2019-05-16

古医学研习会第25期

共同分享,共同收获

作者/熊广华;编辑/高佳华

导读:熊广华是小编亦师亦友的同班同学,他非常热爱中医,学习努力,也很有勇气与魄力去拜访民间中医,故毕业后中医水平明显高于普通同学。自从2013年组建了古中医学社,小编从小熊身上学到了太多东西,也通过他深入接触了任之堂与李辛老师,由此自身的中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此同时小编也见证了小熊的成长,中医思想日益成熟、性格日益淡泊圆融,正应了他所说,真正走进了中医的世界,它会融入你的血脉,改变你的人生观与世界观。此文讲述了熊广华的学医从师经历、医学思想、临证经验等,大家读后定会有所感触与启发,中医学子或可有所借鉴!


(一)蓦然回首

青春最美好的七年,如梦似幻,不知不觉,已悄然而逝。蓦然回首,寒暑住来,生长收藏,时间的步伐,见证了我成长的轨迹。

二十岁那一年那一天,正巧生日,怀着对大学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独自一人,踏上北国的列车。冥冥之中,选择了北中医,挑选了中医临床学专业,开始了自己的中医学习之旅。初识中医基础理论,几千年的历史沉淀,看似厚重而深奥,学之似懂非懂;中药方剂,来得较为实际,如排兵布阵,虽可变化莫测,却有兵法有循;中医诊断,望闻问切,司外揣内,见微知著,整体调治,甚是巧妙,然辨证之法众多,难以取舍,常有无所适从之感;随后,中医四大经典,一起灌输,内容精彩丰富,却难以一时消化,待后细嚼慢咽。以上中医课程,学之下来,不知不觉,渐与性格相合,遂随心性,潜心研之。然中医为性命之学,其鲜活的生命力在乎临床,故于学习理论之时,从大二开始便先后跟随多位老师临证体会。跟诊2年余,对中医学若有所得,然待自己真正稍有临床,却有茫然之感,时常不知从何辨证。

后开始接触民间中医学,私塾了诸多民间中医思想,并有幸得到著名传统中医师-任之堂主余师点拨,跟随其学习道医思想及传统脉法,同时感悟自然与生活,逐渐认识到一气、阴阳、五行的重要性,并运用其指导临床,于中医上渐渐明朗,遂悟出:道法自然乃中医思想之源泉,气机升降出入为中医之灵魂。感恩余师,其医学思想深深影响着我,坚定了我以传统中医为终身事业的信念。后又遇明师—李辛医师,其提倡并实践的古典中医思维,加深了我对传统中医学的认识和理解,让我受益匪浅。大学里的后三年,一直跟随着我的研究生导师—北李怡教授临床学习。导师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为人谦和而大气,学识渊博,医德高尚,医术精湛,让我们学生深深敬仰并引起自豪。跟随导师学习体会到的不单是那份德艺双馨,更有如何做人之大学问、大境界。

研究生阶段,有幸和群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古中医学社,以传统中医为核心,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收获,共同成长,这是非常美好、充满意义的一段时光。大学最后一学年,有幸在志宏老师的推荐下,于北京一个医馆开始独立坐诊。看病时,自己注重“三治合一”,一者药物治,一者环境治,一者精神治。环境治者,根据患者状态,指出其不恰当的饮食起居及生活观念,引导其树立正知正见。佛家有言:因缘相合则得果。于治病言,果即为病症,生病时表现出的状态;因即为外因,如着凉、食冷、熬夜、生气等,是发病诱因而非必要条件;缘即为内因,是发病的内在必要条件,是生病所必须的环境,如长期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长久贮存的不平心态(怨恨、恼怒、紧张、担心害怕等)。精神治者,依据患者精神状态,予以心理疏导、精神调摄。如今,物质生活一代比一代丰富,而烦恼却一代比一代痛苦,疾病却一代比一代复杂,根源何在?心情虽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真正起作用。人为万物之灵,你的心最灵,很多疾病的内因均源于心。人有禀性五毒:怨、恨、恼、怒、烦,存在于心,不但难受,还会招病,等于是自服毒药,需远离之。患者,“患”也,心总往上窜,整体担心、着急、生气、激动……,请记住,心平方能健康,宁静方能致远;慧者,“慧”也,下边一个心灵的心,上边加个扫帚反向清扫,请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学着时常清理自己的心灵垃圾,及时打扫那些不平的情绪,多输入一些良性程序;福者,“福”也,一件衣服、一口田,够吃、够穿就得。请记住,知足者,方能常乐。幸福是你内心的感觉,非物质的富有,与其用外物换来短暂的“幸福”,不如练就一颗安详知足之心。

独立坐诊的日子虽不长,却收获很大,一方面看到了自己的诸多不足,另一方面也使自己的中医临证能力得到了一定锻炼和提高,更为将来深入中医临床实践奠定了良好基础。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不知不觉,七年走过。感谢命运之安排,感恩有缘人之相助,让自己接触中医、认识中医、了解中医,继而实践中医、爱上中医,并立志以传统中医为终身奋斗之事业。吾之愿:在现实社会中,当一名较为理想的传统中医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三者并行,白天临证教学,夜间读书思考,终日修心悟道!

(二) 学习中医管窥之见

学好传统中医,需要一颗清静之心。《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道德经》云:至虚极、守静笃,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清静经曰:“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清静,方能内观,方能内证,故可明心见理,故能明心见性,此等境界,非同一般,虽难以至,吾心向往之。

于传统中医,学院所学是基础,但却十分有限。应走出学校,深入民间,中医之根始终在民间。民间有许多修行颇高的明医,只要有心,缘至,自能得其指导而渐渐开悟。

学好中医有两条路:一是内在训练,一是读经典、做临床。内在训练,比如静坐、站桩、太极、接触自然,乃至传统的琴棋书画,这些都能培养并增强我们的直观感受力。古人是在上观天、下察地、中通人事基础上,建立了传统中医思维体系,所以非常注重对天地自然的感悟,对人之精气神的把握。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感生活之理,悟自然大道,道法自然,医道尤是。古典中医与现代医学最大的不同在于生命无形部分的研究。而“神气”这些无形的东西,肉眼不能看见,只能通过心内去感受,而一旦自身有了觉受,才能读懂古代医家所要表达的思想,才能和先哲们在精神层次进行交流。想要成为一名拥有直观把握能力的传统好中医,这种内在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而现在我们中医学子,或者我们的中医教育,缺乏的正是这种内在训练和培养。

读经典,是和古人的思想进行交流,感受古人对人整体的把握之道,通过经典的反复熏陶,古人的信息和能量就会在无形中传递给我们,加之我们在临床上反复的锤炼和运用,不知不觉,临证思维就提升上去了。

中医不仅有理论的一面,更应注重临床实践,学好中医,需要早临床、多临床,珍惜你每一次实战的机会。于临床,顺势、得机、合度,此三点为临证活法,非临证不可知,非临证不可悟,非临证不能得。

学习中医临证,“辨证论治”这一思想故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大格局意识。见到一个病人,要对其整体状态有较为清晰明朗的把握,其精、气、神如何,其正气虚实开阖之势如何,其正邪交争之态又当如何……对于某一病证的思考,切勿陷入“点对点”的思维。我们在学校被灌输了太多的概念性的东西,教科书倾向于教我们如何认识病态的类别点,如肝阳上亢、心脾两虚、肾虚等等,脏腑功能居于首位。比如一个入睡困难的症状,可能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热扰心神?肝血不足?心脾两虚?这些都是“点对点”的思维,缺乏一种最直接的整体认识。入睡难首先是阳不入阴,一气不能敛藏,这才是“点对面”的思维。又如出汗一症状,表虚自汗?热迫津出?这也是“点对点”的思维,出汗一症,首先应该想到的是气开泄太过、气浮散于外还是气的敛藏固涩之力不足,还是表明里气能达表、有外出之势。我们太缺乏这种“点对面”的整体思维观,而这恰恰是古典中医思维的核心。

守常。健康与疾病,无非两方面,即常与失常。常是不变,失常则千变万化。我们不要过多的关注失常后的千变万化,而只需想办法让失常回到正常,回到正常的格局,抓住那个常态,先稳定,给身体一段时间去修复。

稳住以下几点:

神志清晰,情绪稳定

能睡(代表下焦,代表能和自然天地的开阖一致)

能吃(代表中焦,中气尚可)

通道畅(大小便、出汗、月经)

或许把这几点当做一个人生命平稳的健康参数指标更合理。

看病关注的几点:

本:本气、正气怎么样,一气运转如何。

标:症状、邪气为标,把症状消除,知邪之所在,给邪以出路。邪在上,无形者, 汗之;邪在上,有形者,吐之;邪在下,下之;邪在中,消之(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消食化积等),使邪从二便、汗、吐、月经、哭等方式排出。

正邪斗争: 是开是阖,结果是顺是逆,最终治疗要顺势得机合度。

破相。“凡所有相皆为虚妄”,我们被灌输的概念太多太多,习惯于逻辑推理,从表现出来的东西去倒推,而对于我们最本质最简单的东西,如元气之虚实、人体的开阖顺逆之势、标本与体用缺乏一种直观体悟,我们的直观感受力越来越退化,因为我们离自然越来越远,感受自然之力越来越弱。人是一个没有区隔的能量空间,所谓“一气流行 无所不至”,当能量出现问题时,所有部位都会出现问题,如丢一颗石子到池塘里,首先注意到的是中心那个波动最大的涟漪,但其实整个池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波动。

学医到一定境界,需要去暂时忘掉那些概念,忘掉习惯的逻辑推理、反向推导,而只一心去体会那个势,开阖之势,体会药象,体会病象,体会气象。培养直观觉受力,体会神气的存在,把握神气的变化,才这是古典中医的状态!

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最大的生病原因是离自然太远了。跟自然远了后,本来很好的格局,它有气机,有开阖,就像一块小磁铁,它离开了那个大磁铁所在的环境,放到一个有各种各样消磁的环境里把它的磁性消掉了,这时就没用了,就有病了。解决最好的方法是把它重新放回到那个大磁场里,让它重新获得那个磁性。亲近自然,与天地之气沟通,找回那份天然的感受神气的能力!

治病,其实技术方面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他的心明白,他怎么去选择他的生活,怎么去跟自然多一点交流,怎么去跟他的心在一起的时候多一点,少一些思虑。然后他的开阖就能跟天地的大磁铁阖一,就能共振!

中医之美,在于帮助我们接近一个非常自然的状态!

真正走进了中医的世界,回首观望,你会发现,它已深深的融入到你的血脉,其思想已渗透到生活中的各方各面。中医,于你,不单是临证看好病、养生以保健,更能改变你的人生观、世界观,助你积善养德、修心悟道,诚乃受益终身!

中医经几千年的沉淀,博大精深,我们应当永远怀着一颗谦卑、感恩之心,虚心学习,努力实践,知行合一,切不可言医道尽矣。祖国医学之伟大,可能你见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又加之当今中医队伍鱼龙混杂、参差不齐、境界不等,我们需要潜心悟之,仔细辨之,择善而从。

(三)中医点滴

1、思想

医之要,存乎理,理之传,在乎心。凡医之正道,无不发端于临证,顿悟于心验。盖碌碌临证者,并非少数,而累累心验者,实乃罕见。

有效果是经验,没有效果也是经验。中医的成熟是在不断失败和实践中形成的。

不执于门户之偏,广收博取,择善而从,更接近中医的圆机活法。

中医之所以具有顽强、旺盛的生命力,并不是其治疗手段和工具的高明,而是对生命的认识,对疾病的认识,以及治疗理念上远超前于西医。

白天临证,晚上读书,带着问题学习,是提高自己很好的一种方式。

书要活读活用,正面皆为常,背面都是变,读到的是常,想到的是变,于无字处读书乎。

中医学鲜活的生命力往往体现在临床上的知常达变。

治病当活活泼泼,如盘走珠耳。教条式的文字有助于中医入门时的学习,但无益于临床水平的提高。顺势、得机、合度,此三者,为临证之活法,非临证不能知。

吩咐医嘱是一门学问,教病人落实到位更是一种智慧。

有规矩,西医就可以看病,而中医处方只有规矩不行,必须得有灵感,每一张处方都是载有临证医师灵感的一件作品。

中医治急性病,一点也不慢。

无力做到痊愈,退而求其次,做到带病延年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2、临证笔记

明辨内外是临证第一要义。仲景创立外感学说,奠定辨证论治基础;东垣创立内伤学说,是对辨证论治体系进一步完善的体现。故有外感宗仲景,内伤法东垣一说。从外感、内伤角度去破结祛邪与扶正主次,治外感着眼于祛邪,治内伤着眼于扶正,然经云:有者求之,无者求之,外感又当实中求虚,内伤又当虚中求实。

治外感如将,兵贵神速,机圆法活,去邪务尽,善后务细,盖早平一日,则人少受一日之害;治内伤如相,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域。

用方成败的关键在于,掌握方中升与降、寒与热、补与泻诸多力量与病症的合拍程度,不在大补大泻,而在巧妙调和,不使蛮而使巧。

遣方用药当注重气味的合化治病,如辛开苦降、酸甘化阴、辛甘化阳法,中药是以其气味来调病的。药物的气味本身具有升降浮沉阴阳之别,而其气味组合又会化生阴阳,进而改变气机之升降出入。用药之精到,贵在通过药物气味的恰当配伍达到调和阴阳、恢复体内气机升降出入的平和。《本草纲目》云: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到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颠顶。

治病的灵魂:整体观念指掌握看病的大方向,全面的看问题,辨证论治是从细微处着手,有重点也有层次的解决矛盾,一个是宏观上的大方向不错,一个是微观上的具体理法方药。

《临证指南医案》: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此百病之大纲也。故诸病若能食者,势虽重而尚可挽救;不能食者,势虽轻而必致延剧。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犹兵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万众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

中医治法有八:汗、吐、下、和、温、清、消、补,简而言之,分为补法、泻法和调法。临床上习惯于虚证见补,实证见泻,然临证却多见,有虚证却补法不宜,有实证却泻法不适,只有调和一法,妙手巧施,病症有望渐愈。调和之法,为补法与泻法之间的一种巧妙组合。大实急泻,大虚急补,虚实相杂,或虚实不显时,调和最佳。

辛开苦降法。将苦寒与辛温相伍,作用是通降胃气,让胃气和降,进而可调气机升降,温清合用可制约彼此的偏性,也可作为反佐从治。病位在中焦,病机是邪阻中焦,胃气壅滞,通降失常。邪,或有形或无形;邪阻,寒热错杂、寒热互结、湿热中阻、胃热火郁等。它是从泻心汤类方中提取的法,适用范围从“心下痞”扩大到“心下不适”,邪阻范围也扩大了,即使是单纯的中焦热证,在用苦寒时也应作以温药,如丹溪用栀子佐姜汁或川芎治胃热证。辛开苦降法,药用三类,一者苦寒,一者辛温,一者甘温。甘温者,如参草姜枣温补中州之药,因寒热能结于中焦,常以中虚为基础,且辛开苦降药对中焦又有损伤,故加之。苦寒者,如黄芩、黄连、栀子、大黄之类,辛温者,如干姜、半夏、吴茱萸、厚朴之类。一切胃脘部不畅,包括痞、满、酸、逆、痛,着眼点是首先让中焦气机恢复升降,辛开苦降法尤为适宜。

东垣云: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当诸症纷杂而有脾胃不和时,先调脾胃。

调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云:土生万物;《金匮要略》云:四季脾旺不受邪;《脾胃论》云:内伤脾胃,百病丛生;周慎斋言: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愈,调脾胃为治一切慢性病的不二法门。东垣重视脾升,常用参芪草及诸风药,叶天士补东垣之不足,喜用甘寒养胃阴之法,注重胃降。

土载万物,主生主化,贫瘠土壤岂能孕育?女子虽以精血为本,治疗不孕离不开补肝肾精血,然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养先天也,若生化之源竭,补之又有何益?以橘皮枳术丸加鸡内金开胃运脾,绝不用熟地等阴柔之品,日久胃纳强脾健运,气血精津生化有源,不治精血而精血自足。

胃气一虚,耳目口鼻俱为之病。突聋,实证多寒闭,虚证多脾虚,乃清阳不能走上窍,多见于体力劳动者。治疗时,补中、升清为正治,益气聪明汤为常方,然脾胃不足,升清无能,浊阴每多停滞,故也应注意降浊。益气聪明汤方:参芪草补中,升麻葛根蔓荆子升阳,芍药黄柏降邪,药仅8味,寓东垣补中、升清、泻阴火三法,为后世五官病、头昏头痛症之常用名方。(中焦用芍药。则脾中升阳,使肝胆之邪不敢犯也;如烦闷或热,渐加黄柏。)

“四逆辈”在解决阳气上升、外达不足时多显笨拙不巧,此时,东垣之升阳益胃汤法值得借鉴。

清代尤在泾《医学读书记》云:古人制方用药,一本升降浮沉之理,不拘寒热补泻之剂者,宋元以来,东垣一人而已。诚东垣笔下之藏气法时与升降浮沉用药之理值得深入理解运用。

东垣之方,多从权而立,师其理法,而不拘泥其方药。

临证之时,要嘱咐患者谨防“药伤、药毒”,诸如滥用、误用药物之类。脾已虚,不可再以药伤。

小儿易食积,不可忽视老人也亦食积。

阳虚溏泻,补气无益;气虚水停,温阳无益。

临床中,应当重视首先解决便秘。经云:小大不利者治其标,六腑以通为顺,魄门亦为五脏使。便秘可导致腑气不通,进而影响全身气机的运行。

久治不效的便秘,以脾虚多见。或素体脾虚,或为反复使用泻药伤脾。易知脾虚泄泻,而不识脾虚便秘。苦寒泻下,取效于一时,徒伤脾胃;油脂润下,收效也暂,日久困脾碍运,便秘反甚。脾虚便秘,生白术配鸡内金,健脾运脾,日久多见良效。

陈苏生:凡病多参郁,治郁当以调气为要。

阴虚多见少苔、无苔,然少苔、无苔不一定为阴虚。如饮证可见之、脾胃之气虚弱亦可见之,故不可一概视为阴虚证。此时,望舌苔之润燥很重要,大抵阳证不润,阴证不燥。

饮停心下,津液不能正常布化,上可见口干,下可见便干,然舌脉必有征象,舌苔多见润滑,脉多或弦或沉,或沉弦兼见。

高龄体弱,次日停药,乃“候其气之来复”,静观其变,不祛邪不扶正,只以糜粥自养。

体力劳动,在一定程度上有流通中焦气机的作用。

诸病在表为寒,在里为郁。为何外感热病统称为“伤寒”?为何刘河间治热病不舍辛温?为何治内伤杂病,首先要治郁?何况寒与郁常相兼为患,表气闭则里气郁。

小儿为纯阳之体人多熟知,而小儿为稚阳之质人多忽视。寒凉杂进,阳气极易受损,常使邪伏极不易解,舍温通别无他法。

清气化痰丸,为治痰火咳嗽通用之方。气之不清,痰之故也,能治其痰,则气清矣。南星、半夏所以燥湿痰,杏仁、陈皮所以利痰滞,枳实所以攻痰积,黄芩所以消痰热,茯苓之用,渗痰湿也,瓜蒌者,则下气利痰。此方针对痰湿化热气机上逆证效佳,其不足点在于缺乏开肺窍之药。

顽固失眠,多与胸府气血失和有关,临证不必待气滞血瘀之征明显,皆可以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云: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若神。

暴喑总是寒包火。《张氏医通》云: 暴喑总是寒热邪,宜辛凉和解,稍兼辛温散之。叶天士云:外冷内热,久逼失音,用两解法,麻杏甘石汤类。方如生麻黄6、杏仁9、(石膏)、生甘草3、桔梗9、蝉衣12、僵蚕12、连翘12、射干12。

东垣选奇汤之妙:羌活3、防风3、黄芩6、甘草3。本方小剂辛温佐以苦寒,轻煎而成,辛散温通,苦降寒清,具有疏散邪滞、升达清阳、清解郁热、苦降浊阴之功效,用于治邪滞清窍,导致清阳不能出上窍的诸多病变。

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生黄芪之量当渐加,痰多者加菖蒲、远志,并且始终顾护脾胃。

血虚、肝肾不足之妇科病方:当归、白芍、川芎、枸杞、山萸肉、菟丝子、香附子、泽泻。四物汤养中有活,补中有行,但恐熟地之腻,故以枸杞易之。山萸肉、菟丝子补益肾中阴阳。又四物汤治血有余,而治气不足,故加香附子以补其不足。

喉痹之为病,因多见红肿之态,临床每以肺肾阴血论治,投以沙参麦冬汤或玄麦甘桔汤,时效时不效。且喉痛日久,痛处微微,肿之不甚者,此乃素体虚弱,肾阳不足,下元虚惫,龙雷之火不得潜隐其宅,循经上越,攻于咽喉所致,此火非引火归元无以治,非导龙入海不能愈也,肾气丸加牛膝、桔梗之类主之。

阴亏于下,阳浮于上,服八味丸不效者,以附子走窜不能收纳耳,宜加减法,桂都气丸主之。所谓阴阳上下者,盖阴阳之维系,为阴阳平和之态,若阴不涵阳,则阴之虚惫,任阳气浮上。阳气主动,故动血动气诸症皆现。尤在泾对肝肾之“吸”尤有体会,有“下吸肾阴”之法,吸者,一则养阴,一则潜阳。吸入肝与肾,凡气之上实下虚者,无不责肝肾之“吸”的异常。《灵枢刺节真邪》:上热于寒,视其虚脉而陷之,于经络者取之,气下乃止,此所谓引而下之者也。

平胃散方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东垣善用此方,用方指征为脾病、湿盛、脉缓,脉弱者不用,脉弦者不用。一派脾虚,却见苔腻,不宜用参芪草之补,也不宜用茯苓、薏米之类,因脾主升清,淡渗不利脾气上升。而此方既可升脾(即补脾),又可降胃,更兼化湿,针对脾虚湿盛者尤宜,待湿已渐消,可过渡为参苓白术散、四君子之类。

癫狂梦醒汤治精神异常病症:方中青陈皮、柴胡香附、桃仁赤芍、木通七味药活血调气、化瘀通络,苏子、桑白皮、半夏、大腹皮四味药化痰降逆,此两法合一,较血府逐瘀汤更为全面。

中风后遗症治疗首重治郁,逍遥散为第一方,待治郁得效后再随证加减,或活血,或补气,或养阴,或填精。此方最为解郁之善剂,阴血加熟地,气虚加生黄芪,郁热加丹栀,痰湿加半夏、薏米、菖蒲、远志,上肢不遂加桑枝姜黄,下肢不遂加牛膝薏米,久病顽瘀阻络加土元地龙,苔白腻合用越鞠丸。

泻心汤诸方,未提及舌象如何,但病在脾胃,舌苔变化是一个重要依据。叶天士云:人之体,脘在腹上,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必验于舌,或黄或浊,可与小陷胸汤或泻心汤,随症治之,或白不燥,或黄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乱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而里先结者,或邪郁未伸者,或素属中冷者,虽有脘中痞满,宜从开泄、宣通气滞。热偏重而舌苔黄浊者,宜苦泄法,湿偏重而苔白相兼或灰白不燥,宜开泄法。

凡心烦失眠,皆可用酸枣仁,此药为治疗失眠治要药,且有滋补强壮作用,久服能养心健脑,安五脏,强精神。但其剂量要较大,30-90g不等。

金钱草为治石化石之佳品,但要重用之。一大扎一壶水,作茶饮,多饮为佳。

茺蔚子为活血降压之妙药。此药能祛瘀导滞,具有散而降之性,辛甘而凉,入心肝二经,对于心肝火旺之高血压尤宜。施今墨之高血压速效丸,主药即它。此药似牛膝之类,顺而导之,使液不上窜,则脉络贯通,上下之血液均衡,若伴心烦失眠者,加栀子和枣仁。茺蔚子降压汤:茺蔚子15-30,怀牛膝10,夏枯草15-30,赤芍15,川芎5。

麦芽为肝之谷,善入肝经。生者疏肝通乳,量取10-30g;炒者健脾回乳,量取100-180g。

小青龙汤用于风寒感冒后输液或服用风热感冒药后,出现的咳嗽久不愈、面白、胃口不好,效果很好。

炒牵牛子15-30g,消食导滞之功药好于焦三仙。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七年大学生活及劝勉后进中医学子!


善水堂主,熊广华,执业中医师、中医教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曾跟随多位老师临床实践并深入研究传统中医思想,终有所悟。临证看病擅长脉诊、舌诊,用药尽求精简,注重三治合一(药物治、环境治、精神治)。曾坐诊于北京万福堂国医馆,现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任教。热爱古中医学,立志以传承和推广传统中医理念为己任,愿与志同道合之士相互交流、学习,以期共同进步,为纯正中医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