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纵横家和道家是何关系? 是道家的一个流派吗?

 向玄先生之问道 2019-05-16

道家认为,道是万物的本始,道通过演化出阴阳二气而进一步生成天地万物。老子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按照一般的解释,道作为世界本始即为“一”,道生阴阳即为“二”,阴阳交合即为“三”;道生阴阳,阴阳交合而化生万物。

纵横家哲学亦有自己的宇宙生成模式。该模式完全从老子那里照搬过来的,区别仅仅在于前者在道生阴阳的过程中加入了“捭阖”的概念。那么,什么是捭阖呢?“捭”无非就是语言之开启;“阖”无非就是语言之合闭。按照鬼谷子的划分,“捭”与“阖”分别属于阳性与阴性事物。当然,捭阖的本意并不仅仅是一般的言谈,它主要是指纵横家的游说活动。

道家以无为思想著称,处世态度上贵柔弱而不贵刚强。老子提出:“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总之,他例举了自然与社会中许多强弱现象对立转化的例子,用以说明柔弱胜刚强是人们应当效法的宇宙基本生存原则。后人因此总结说“老聘贵柔”。

纵横家接受了道家无为思想,但是把道家的“贵柔”原则逐步改造成具有功利主义色彩的“主阴”的原则。纵横家也提倡一种“无为”的思想。鬼谷子说:“圣人常为无不为,所听无不听。”他们抓住“阴”、“柔”事物的相似性,把道家“贵柔”思想解释为一种“主阴”的理论原则。本来,按照道家的划分,阴与柔属于同一性质的东西,因此“阴柔”通常连为一词,而与“阳刚”一词相对应。

关于“无为“思想,道家与纵横家是形相近而神相远。道家主张“无为”和“贵柔”,是以做一个摆脱了社会纷争为归宿,而绝对不会把阴谋诡计引为同道。纵横家亦提倡“无为”,但以“阴”代“柔”来解释道之无为,甚至不惜把阴谋权术引为圣王同道,这就完全篡改了道家的思想,最终是为功利主义服务的。

纵横家极端的功利主义思想,并不妨碍他们最终还是要以道家的逍遥思想为皈依。纵横家是极其现实的功利主义者,他们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退路。他们虽然积极追求政治上的成功,但是又能够清醒地认识到那是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的。其中,“道”“术”属于主观认识条件,“时”属于客观历史条件。前者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后者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由于能够认识到自己活动的舞台出现的偶然性,纵横家又明智地为自己的活动留了条退路。鬼谷子告诫其弟子:“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这样,一旦其舞台从历史中消失,纵横家便完全有可能从追求政治上的有为,返回到道家为其准备好了的无为境界中去。其次,纵横家的归隐虽然是无奈的历史选择,但是又与道家一道结下了浪漫主义文艺硕果。纵横家原本就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先秦从诗经到楚辞的发展,归功于纵横术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