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脉络是怎样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成就有哪些?

 燕山茶社 2019-05-16

问题比较宽泛,从单独的角度简单回答,希望帮到你。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发展是华夏文学史上重要的一笔,简单来说,承继了三国时期璀璨磅礴文字风骨,又行成了独立的士族文化,用名士风流四个字来概括比较贴切。

诗歌,小说,骈文,辞赋,散文都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的高峰,下面我简单陈述下诗歌吧,或者说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潮流。

一是建安风骨,可以用悯时忧乱,慷慨悲凉来形容。汉末魏初的10余年,文坛有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并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行成了我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

二是正始之音,也就是所说的正始文学。代表人物有竹林七贤。以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为特点。也可以理解为不作不死的文人典范。

三是太康诗风,以儿女情长,风云气短为主题。代表人物是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以及潘岳,潘尼和左思。他们都是西晋人,太康诗风也被称作西晋诗风。这个时期的诗有两个特点,一是拟古,二是追求辞藻华丽。句式上越来越注重修饰,偏向于骈偶。但是左思是个特例,他的诗歌体现了穷苦文人不屈的风骨,常常借古讽今。其实就是穷酸~

四是玄言诗,理过其辞,平淡寡味。此时外来的佛教传入中土世界,道教的炼丹术又特别流行,所以社会上有种幽暗清淡的玄学风气。文人们追求诗酒人生的快意,更追求得道升仙的逍遥,说白了就是无所事事,所以玄言诗的内容或者是讲述老庄哲理,或者是说佛说鬼,语言枯燥,内容玄虚,但是这种意境却对后人造成很大影响,比如白居易的理诗和谢灵运的山水诗。

五是田园诗,洗尽铅华见淳朴。代表人物是陶渊明。文字特点是清新自然,细腻会心,情景交融。在此不再赘述。

六是山水诗,描写山水秀丽清奇的诗歌。此时江南经济发展飞速,山水绘画也得到进步,而五言诗也发条的比较成熟。这一阶段的代表是谢灵运。特点是注重景物的形象描绘,把自然山水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加以表现。从写意到摹象,语言从质朴到新巧。

七是七言诗。代表人物鲍照。他的成就是对七言的创新。

八是永明体。这是中国古代诗歌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又称为新体诗。不同于古体诗,将四声八病运用于诗歌创作,务求声律和对偶的融合,行成具有格律的风格。此时已经是南北朝时期。代表人物谢灵运,谢脁。

九是宫体诗。内容比较淫糜,主要内容是宫内男女交配之类的场景,没啥意思。

大概就是这些,有不足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