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季北略》是反映明清鼎革之际历史状况的重要史学著作,其作者则是清初史学家计六奇。计六奇,字用宾,无锡兴道乡人,生于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卒年不详;但是至少康熙初期仍旧活跃。 《明季北略》24卷,上起神宗万历二十三年(1595)努尔哈赤发祥于东北,下迄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占领北京,记录了近五十年间北都时事之大略,故名其书曰《北略》,自谓“国家之兴废,贤奸之用舍,敌寇之始末,兵饷之绌盈,概可见矣”。除了《北略》,计六奇还写了一本《明季南略》,记录了南明的历史。因为其书中保留了大量的直接史料,因而价值甚高。 但是最引人注意的还是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称袁崇焕通敌叛国,罪比秦桧。其卷五中有《袁崇焕通敌射满桂》、《逮袁崇焕》等诸多篇目,详细记述了袁崇焕的所谓“通敌”罪行及其被杀经过。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现象,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计六奇囿于史识,而难以分别真假,出现了史实错误;但是《明季北略》实际上更像是一本史料汇编的著作,其内容是搜集了大量当时的言论,因此关于袁崇焕“通敌”的史料也如实收录其中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