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城》——图片记录山西境内野长城 写在前面 历史上长城作为抵御外敌的重要防御设施,保护着华夏文明。长城那恢弘绵延的气势、雄壮挺拔的身姿已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象征,长城的修建凝聚了无数中华儿女的心血,历史的长河中汇聚了太多太多有关长城的故事与传说,长城蕴含着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守望和平、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历经岁月锤炼,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如今长城除了有一些著名的地段作为旅游资源供人观赏以外,似乎已别无它用,大部分的长城的保护现状是不容乐观的,在天灾人祸的作用下,长城已面目全非,甚至有的已隐入大地,难觅痕迹了。尽管有相关政策的制定、有识之士的保护,但如何长久地科学有效的保护长城仍然是任重道远。这篇纪实影像旨在呼吁人们对提高长城的保护意识,不要让我们的子孙将来只能在照片和模型里看到长城的样子。 巍峨的长城耸立在丛山峻岭之间,远处可以看到一处矿山挖掘的矿渣,咫尺相隔,环境破坏对于长城是最致命的破坏。 延绵万里的长城外层坚固的城砖早已剥落,只露出了夯土日复一日的忍受着风雨的侵袭。 长城墩台和高架桥,古代的军事工事和现代的交通设施相伴 陪伴长城的还有遍野的荒草和散落一地的砖石, 偏关境内的长城有唯一一段长城与黄河交接的地段。 墩台建筑破损严重已经摇摇欲坠, 旧时驻兵的古堡,早已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从断断续续的围墙中还隐约可以看出当初的规模。 有些地段的城墙已经和地面齐平,就快难觅踪迹了。 能有幸一次次走近长城,只是用手中的相机为你留下珍贵的影像。看着伤痕累累的城墙,凋落的砖块、斑驳的墙壁,疯长的荒草,回想当年如大将军一样,横刀立马于敌军阵前,令敌军胆寒的万里长城,如今衰老成这样,真是令人唏嘘和感叹。如果你站在它的身前,闭眼倾听,一定能听到它在风中为你讲述的故事。 保护长城不是有着“不到长城非好汉”式的到此一游,保护长城不是大规模开发新建旅游项目,保护长城不是原址重建大规模修复,保护长城要作为一项全民运动,让全社会共同参与起来,提高保护长城意识、促进保护长城措施,推广保护长城文化,建立保护长城基金,传承长城精神。让长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能永放光辉。 2018年拍摄于山西偏关境内 摄影:魏晓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