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朵出现这种纹竟是大病警告?15招识别身体的求救信号!

 张敏一一怡心人 2019-05-16

身体就像一个忍者,一次又一次抵挡侵害,默默地承担着这个年纪不该承受的磨难。当某些疾病即将来临时,身体往往会拼命压制,同时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然而,我们大多数人都忽视了或难以辨别。

注意了!身体出现这些现象,是你的身体在求救!有些甚至是大病预警!对自己多一分了解,提早给它关爱哦!

1、耳垂皱褶,可能提示冠心病

目前临床发现,耳垂皱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关。耳垂皱褶越深,越容易发生冠心病。其中双侧皱褶病发风险高于单侧皱褶。

2、口唇黑斑:警惕肠息肉

如果口唇、手指、脚趾长了黑斑,有大有小,看起来和痣差不多,很可能预示为黑斑息肉综合征,建议做个肠镜检查。

这是一种少见的基因遗传的息肉病,病人的消化道容易生长息肉,最常为小肠息肉,也可能为胃、结肠、直肠上的息肉。

这类病人患结直肠癌的风险较正常人群高25倍。男女发病几率相等,各种人种均可见。

3、溃疡久治不愈:小心口腔癌

平时偶尔口舌长泡不用担心,但是如果口腔黏膜、唇舌或牙龈上有一个固定地方,总是出现溃疡,而且治疗后3-4周还没好,就要警惕白塞氏病或口腔癌。

另外,经常吸烟的中老年男性,如果口腔或舌头上出现的白色斑块,边缘清晰、表面有点凸起、有皱纹或者裂痕,尤其要注意,那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黏膜白斑病。

4、吞咽不适:小心食管癌

食管癌前期的症状很不明显,如果没有特别留意很容易忽略。

在食管癌前期,患者吞咽粗硬食物时,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如食物通过缓慢,有停滞感或异物感,喝水后或缓解消失。劳累后及快速进食时,可能感到胸骨后胀闷或轻微疼痛。

5、痰带血丝,可能提示肺癌

虽然有部分例外,但大量的病例总结提示,血丝痰是肺癌的典型症状。其痰中的血量可能不多,没有小咯血和大咯血。

有反复或持续性痰中带血时,哪怕 X 线检查未发现病变, 也应高度怀疑早期肺癌的可能性。

单次血痰也应引起重视。因为肺癌患者痰里的血,可能是由于肿瘤表面出血,也有可能是因为相近毛细血管受损。

毛细血管有相当的自愈力,轻微的破损马上会自愈,所以有的人偶尔出现一次血痰,没事后不会求医,很容易就耽误了病情。

6、颈前肿块:注意甲状腺

洗澡的时候,不妨多摸摸自己的颈部,注意看有没有肿块。95%以上的甲状腺病人会出现颈前肿块,一般无痛。

如果出现以下4种情况,可能是甲状腺癌:

颈前肿块直径超过2厘米

单个结节肿大且表面不光滑

肿块在十几天或一两个月内明显增大

甲状腺某个部位出现圆形肿块

7、脖子发黑:糖尿病预警

有个小伙子有次发现脖子后面有一块黑色,不痛不痒,但怎么都洗不掉。开始他还以为是晒伤了,但这块东西一直没有消退,摸起来还硬硬的。

后来,这个年纪轻轻的小伙子,被证实有糖尿病。

类似的脖子发黑,术语又称黑棘皮病。这种病多发生在肥胖的人身上,喜欢呈现在脖子后面、腋窝、乳房下或腹股沟等皮肤皱折处,有的是灰棕色,有的是黑色。

近些年国内外许多专家研究认为,黑棘皮病是胰岛素抵抗的标志,如果任由它发展,很可能会引起糖尿病。

8、颈围过大:糖尿病风险增加

在临床预测上,颈围可以作为评估糖调节受损患者的早期指标。

实验证明:如果男性颈围高于38 cm,女性颈围高于35 cm,他们的餐后2 h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都明显升高,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9、眼白发黄:提示肝脏疾病

白眼球很明显变成黄色,首先要考虑肝脏疾病,如黄疸型肝炎。

究其原因是,肝功能受损,胆红素代谢异常,白眼球(术名:巩膜)相应就出现黄染。当这种黄染,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被称为黄疸。

一般来说,黄疸型肝炎病人除了眼白发黄外,还伴有皮肤黄、小便黄(或茶色)、发热等症状。如果及时进行保肝治疗,预后效果较好。

10、肝掌:提示肝部疾病

超过60%肝病患者会出现肝掌,原因是肝功能受损后,雌激素过多,引起皮下表层毛细血管扩张。

怎么分辨肝掌呢?正常的手掌红润得比较均匀,肝掌却表现为:大鱼际、小鱼际以及指腹明显充血发红,而手掌心发白,按压后变成苍白色。

11、蜘蛛痣:小心慢性肝病

蜘蛛痣一般是出现在上半身,例如面部、颈部、上胸部、肩部及上肢。这种痣体有一个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形的小血管分支,看起来有点像红色的蜘蛛。

一般来说,慢性肝脏疾病、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现蜘蛛痣,同时还可能伴有眼白发黄、肝掌。

注:并不是所有长蜘蛛痣的都有肝病,6-10岁儿童、年轻女性和孕妇也可能出现。

12、饭后痛,可能是胃溃疡

吃完饭1-2小时,感觉上腹部疼痛明显。好不容易疼痛消失,如果再次吃饭,疼痛又再出现,这种情况可考虑为胃溃疡。

胃溃疡有周期性,每次发作可能会痛几天、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治疗、缓解后可能复发。

13、饥饿痛,可能是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一般为饥饿后疼痛,进食后缓解。多发生在没吃早餐的午饭前,晚上凌晨熬夜的时候。但如果要确诊,最好还是进行胃镜检查,治疗可能需要6-8星期。

14、尿液异常,小心肾病

15、排便习惯改变,小心肠癌

排便习惯出现改变时要警惕肠癌。比如:

排便次数改变,从一天一次到一天三四次;

排便性状改变,出现血便,排便疼痛,甚至有排不净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