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画中风流园林

 苏迷 2019-05-16

  刘华 文/摄

  船是航行扬帆在江河湖海之上的,或是停靠水湾驳岸,在怡园却把一艘画舫隐藏在山水深处,游园必须走到尽头才得以窥见。

  造园如此刻意地安排固然是为了幽静,只怕也有主人在皇权之下的躲避隐匿之心。可船不是密室,造船就是为了驶出港湾,停泊于此与其说意在归隐不如说主人韬光养晦,待盛世出山,“苍松满涧闲飞鹤,潭影通云暗上龙。”船上一副对联或多或少道出端倪。这画舫承载的是文人情怀,舫中多有楹联匾额皆是表现士大夫生不逢时弃官归隐的心境。而船头在园林布局上正对着东方大门,这是有所用意还是纯属巧合不得而知。相比之下北京颐和园那艘石船是供清代君主逍遥享乐,故名为清宴舫,因而它张扬跋扈地停泊在昆明湖畔,但视之乏味,也载有一份慈禧庆寿挥霍挪用海军军费的历史罪责,有嘲讽说清代水军覆没最后只剩下这艘永远无法开动的石船。

  姑苏园林如画,在怡园的画卷中画舫斋是被精心描绘的。立石环绕,船头被叠石轻盈地托起在池水上,面向高耸的石山,在船上望见山上的螺髻小亭便觉山高水远。修竹松影,船身掩隐在浓密的树木翠色之中。水潭幽深,一株百年枫树横斜水上,树干苍老成皮,树冠遮天蔽日。条石做桥,如跳板搭在船首,画舫犹在河岸,陈设清雅,船上石桌可抚琴焚香,对月吟诗唱词。如此生动地把绘画平面场景还原成生活的三维实景,园林的山水并非自然山水的简单复制抄袭,却努力把绘画的美景变为现实,所以绘画是古代园林艺术的营造范本。据说怡园就是当时的画家一笔一划把山水楼阁绘制好后交予园主顾文彬商榷建造,而顾文彬是一位书画收藏名家,怡园造好以后也就成了书画名流雅集之地。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把旧时的阊门描写成“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富贵的城池中有丹青高手,有才高八斗的才子佳人,有学养深厚的官宦,也有饱读诗书的儒商,当然还少不了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于是才造得这许多的画中风流园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