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子英 编辑:初夏 最近,笔者在查房时候,总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问我:“医生,夏天了,我能停药吗?”我问:“怎么了?夏天来了为什么要停药呢?”他们的回答是这样的:“夏天来了,听说血压就降低了,再说药也不是啥好东西,能不吃就不吃呗!我那朋友都停了,我也想停。” 夏季不可随意停用或者减量服用降压药物 没错,夏天气温较高,皮肤血管扩张,阻力下降,血流增加,同时,因夏天出汗会带走大量的水分和盐分和血容量下降等原因,使得人体的血压在夏季较冬季会降低。 有研究证实气温每升高1℃,收缩压下降约0.17千帕(1.3毫米汞柱),舒张压下降0.08千帕(0.6毫米汞柱)。不少轻度高血压病患者在夏季血压可降到正常,这时仍按冬天的剂量服药容易使血压降得太低,就会出现诸如头晕、脑供血不足等情况。 正如他们所说,临床上确实有很多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夏天停用或减量服用降压药物,但是这并不适合所有的高血压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包括很多因素,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会导致每一位高血压患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尽相同,加上原发性高血压病程长、发展缓慢,因此,高血压是多因素、多环节、多阶段和个体差异性较大的疾病。 正因为如此,高血压的治疗必须个体化,绝不能因为季节变化就随随便便停用或减量服用降压药物。 此外,炎热的夏天会让人心情烦躁、夜间睡眠质量下降,而这样的因素反而会造成人体血压升高,两者作用的相互抵消,升压因素还有可能会占上风,对这样的高血压患者,夏季减少降压药物是不恰当的。 经过临床医生专业评估,可调整药物用量 据笔者观察,在临床上停用或减量服用降压药物大多是这样的情况: 有些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坚持治疗几年后,每到夏季,血压大幅下降甚至降至正常,或者患者本身为1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或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平日收缩压在150mmHg以下,又没有脑血管病、心力衰竭、冠心病、慢性肾衰、视网膜病变等任何并发症,在夏季停用或减量服用降压药物,血压依旧控制良好。 但这是基于临床医生对患者的高血压进行分级和心血管危险分层,并根据测量的血压值同时经过医生的严格评估后才允许这么做,患者决不能自行停用或减量服用降压药物,以免病情反复。 笔者提醒所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不能光靠药物,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很重要。 ①减轻体重,将BMI尽可能的控制在<24kg/m²,减重对改善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左心室肥厚等有益。 ②减少钠盐的摄入,有许多原发性高血压是盐敏感型的,减少盐的摄入可利于降压,故尽量减少烹调用盐,少食各种腌制品,每人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g为宜。 ③补充钾盐,每日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④减少脂肪摄入,少摄入食用油,少食或不食肥肉和动物内脏。 ⑤戒烟戒酒。 ⑥适度运动。 ⑦保持心态平和,减轻精神压力。 夏天来了,基层医生在平日的诊疗中,要多和患者说说季节对血压的影响,避免患者走进“夏季来了,该停药了”的误区,让患者了解到,反复地换药、停药,随意地更改药物用量,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由于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可引起心、脑、肾等并发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