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一旦确诊就得需要通过降压药来稳定病情,因疾病持续时间长,总是存在血压水平反复不稳定的状况,这也导致很多高血压患者备受困扰。 医疗技术不断进步,但慢性病仍然无法彻底治愈,血压水平升高之后容易损伤血管,从而使血管变得又脆又薄,此时更容易增加血栓问题出现,另外也会影响一些靶向器官,比如心脏,肾脏,大脑等等。 对于每个人而言,大家都需要重视血压水平升高的现象,千万不要因为身上没有高血压的症状而因此忽略,很多人因为血压长,时间居高不下,经常头晕头疼,甚至增加脑梗,心梗肾衰竭,慢性并发症出现。 ![]() 高血压(高血压病)是指血压持续升高,达到一定程度(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的一种疾病。高血压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服用降压药主要是针对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血压持续升高的一种情况。一般来说,如果一次血压测量超过140/90mmHg,或连续两次血压测量高于正常范围,就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血压值来判断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 ![]()
心脏病或脑血管疾病患者,因为这些患者易受高血压影响,服用降压药可以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糖尿病患者,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常常共存,而降压药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代谢水平。 肾脏疾病患者,因为高血压可以引起肾脏损害,而降压药可以降低肾脏疾病的发生和进展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需要立即服用降压药,有些轻度高血压患者可以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例如运动、饮食控制和减轻压力等来降低血压。决定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还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分析和确定。 ![]() 服用降压药的最佳时间可以因人而异,具体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来确定。但一般来说,以下几点建议可以供参考: ![]() 4. 对于某些人群,如夜间高血压患者和白天血压持续高的患者,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在晚上或分次服用药物。 停用降压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一般来说,停用降压药的情况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血压已经彻底控制,长期稳定,且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如适当的饮食、运动、减轻体重、戒烟等),血压能够一直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 2、降压药物引起了不可忍受的副作用,影响了日常生活和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应及时寻求医生的指导,并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3、手术或治疗结束后,不需要继续服用降压药。但在停药前应该咨询医生的建议,以确保血压的稳定,避免发生血压反弹。 无论何时停用降压药,都必须根据医生的指导,逐渐减少剂量,以避免血压反弹和其他不适。停药后,仍需要遵循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检测血压,以确保血压的稳定和正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