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痉挛性斜颈 诊为寰枢椎半脱位 复位后项强斜颈依旧 紧张频率强度加剧中西医难治 1 取(太溪) 获卓效 6次愈 东方生风 玄生神 在体为筋 在肝为脏 肾主骨生髓 髓生肝故(太溪)疗风木之疾立竿见影 2 取(水沟 双劳宫 双涌泉) 名《五心方》亦可主治 二 中风颈萎 小儿肌性斜颈 取(筋缩) 效佳 埋针如何 盖(治筋挛 亦治筋弛缓) 三 颈萎(静山) 取(患处多个阿是穴针刺) 取(最痛处 埋针) 四 治筋伤 肌肉 肌健 韧带 筋膜 关节囊韧带 腱鞘 滑液囊 由直接或间接外力损伤 或劳损所致 取(昆仑腕骨) 卓效 常有针入痛止之功 五 帕金森(震颤性麻痹 颤证)中医(肝风 痉病 风颤) 颤证由(肝阳偏亢 阳盛化风 筋脉失养致)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者 颤振也《内经》 治法(必须舒肝和气 安魂定魄纳气归元海)而病自愈 先(开四关) 取(合谷⊥) 能泄肺气之郁 通经活络 行气开窍 疏风解表 清热通侗肠胃 镇静安神 取(太冲⊥) 能通经行瘀 尤有清血 凉血 固血之功 再配(肝经俞穴)(晕听区 大法) (颞三针) 凡风木之疾 主穴(筋缩) 配穴(阳陵泉)筋会 验穴(太溪独)立竿见影 验方(昆仑腕骨) 治筋伤 常有针入痛止之效 又验穴(少海独) 尽量屈肘内侧纹头凹直入0.5一1寸 主肘臂振颤 臂麻手颤 素髎(主手振颤) 久留针 亦主低血压心动过缓 呕吐呃逆 后溪(手足挛拘 战掉) 通督 太阳 亦主腿膝疾 发作期(十宣v人中v合谷丄v太冲丄v)先泻后v 灸法(神阙X3一5 太冲X涌泉X曲池足三里) 每日1一2次 10次1疗程 五 腱鞘囊肿 中医(结筋 筋瘤)手工活 玩电脑可引起(见图库) 1 较大者 取(注射器抽吸) 再包好 不愈再肿 1周后针之 2 较小者 取(囊肿)中心 四周 各入1针尖向肿块中心围刺 以破壁为度行针出现酸麻胀后出针 揺大针孔挤出液体 明显缩小 配灸法更佳 一般1一3次愈 1一2周内 发于手腕加(外关) 发于足背加(解溪) 3 如日久纤维化 肿块太硬用手术即可 取(火针v刺几针)直接刺中囊肿使壁破挤出液体包扎3一5天 六 腱鞘炎 取(阿是v黑血管v尺泽独v曲泽v) 七 督脉寒湿(腰脊酸痛特重者)效佳 取(悬枢脊中中枢筋缩) 可将督脉寒湿导入两侧膀胱经 腰脊酸痛 寒湿特重佳 再取(阳光)如何 |
|
来自: 老中医o8htsul2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