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嫌工作太累,登上高山写下此诗,其中7字劝诫多少执迷不悟

 美诗美文的世界 2020-07-09

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热衷于功名,毕竟在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里读书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只有达官显贵子弟才能够有这机会。而读了书的人自然不愿意一世蹉跎,总要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而最直接的路途就是走仕途。但现实往往不如想得那般美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遭到贬谪,就像苏轼因为“乌台诗案”半生贬谪一样。

诗王白居易一生的转折点也是以贬谪开始,815年白居易被人诽谤贬谪,在此之前他有着一腔“兼济天下”的热情和志向,但是自此之后他的行事慢慢开始转向“独善其身”。而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这首诗正是白居易在思想转变的状态下写下的一首诗,虽登高望远,却没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相反多了几分随遇而安的隐士之风。下面就来和笔者一起走进这首诗。

《白云泉》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正是他在苏州任刺史期间,当时公务繁忙,白居易就有点身心俱疲。按现在的话说,就是嫌工作太忙太累了,于是登上当地的名山天平山,好好游玩了一番。

起首一句并不出奇,只是简单地交代地点,但也将天平山上最著名的景点点出,白云泉有着“吴中第一水”之称。但是在这样的奇山丽水之间,白居易对于这些壮美的景象并没有什么感触,相反他被天空中的云和娴静的泉水所吸引。

在第二句“云自无心水自闲”中,云自由自在的在空中飘荡,没有任何拘束,而泉水也自在闲适地在山间缓缓而行,这样的描写颇有“闲看庭间花开花落,漫随天边云卷云舒”之感。这也侧面表达出诗人当时的心境,想和这“云”这“风”一样,随遇而安,不为外物所侵扰,享受那份恬淡和闲适。这短短7个字,后来成为不少人的座右铭,劝诫了不少执迷不悟。

自古“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是在后两句,诗人却叹问白云泉为何要冲下山去,给原本就纷纷扰扰的世间再添波澜。似乎是在说服自己不要再折腾,不要再参与到的漩涡中去,本来人间麻烦事就很多,自己就不添乱了,其实何尝不是一种独善其身的想法。

全诗寓情于景,写景时别具一格,抒情时饱含哲理,无一生僻字,却写出了一场坦荡豁达的人生态度,令人回味无穷。这首诗大家喜欢吗?欢迎一起讨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