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写出来的文章,啰里啰唆、词不达意、废话连篇,让人看了枯燥乏味,不明白作者究竟想要表达什么。那么如何才能写出简洁出彩、切中要害、吸引人的文章呢? 请不妨阅读《写作之书》——写作知识高度浓缩的实用写作指南。 该书从修辞规范到表达策略,全方位讲解了英语的遣词造句、行文结构规则,以及如何讲述一个故事和利用故事的力量使文章具有可读性。 封面 作者保拉·拉罗克是美国畅销书及专栏作家、资深写作教练,为美国新闻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过美国美联社管理编辑协会的“功勋服务奖”。《写作之书》汇集了他30多年来的写作教学和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写作规范和有用的写作技巧。 在《写作之书》中,保拉·拉罗克详细例举了写作中可能遇到障碍,并提出修改建议,有助于读者加深理解,提高写作水平。其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讲述了12个英文写作原则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第二部分聚焦写出充满悬念的10个写故事策略; 第三部分是英文写作中常犯的语法、单词、标点符号以及文本错误等。 封底 我从《写作之书》中,学到三个写故事的技巧,下面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建立兴趣和悬念 兴趣和悬念可以增加乐趣,引起读者好奇心,吸引读者向下看故事。我从书中学到了四个建立兴趣和悬念的方法: (1)先建立好故事主线中的关键元素,介绍好故事中的人物,然后用松散的顺序,分头介绍故事中不同人物的活动。 例如先在一个有角色甲部分里,提出一个有关于角色甲的问题,然后不回答这个问题,开始写角色乙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上一个有关角色乙的部分里没有写完的故事。 有很多小说都是这样的,如阿耐的《欢乐颂》,毛姆的《刀锋》等。 (2)把答案或解决办法隐瞒起来,这种技巧常用在谋杀推理小说中,不过普通小说中也常见用这一技巧。 例如,在东野圭吾的《毒笑小说》中,短篇《本格推理周边鉴定秀》的第1小章末尾,
作者没有写出秘密的内容,激发了读者的好奇心。但在下一章里,作者没有写出秘密,而是开始写电视鉴定节目——鉴定本格推理案件中的物品,先鉴定四件物品,最后才鉴定木棍。才给出木棍的秘密。文章从一开始到结尾,吊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吸引着读者下向看。 (3)不直接说出来,而是用暗示或建议,保留关键信息,吸引读者兴趣。 《欢乐颂》第32章的下面这段,暗示关雎尔不会爱上林师兄。
(4)铺垫,对故事发展的简单暗示,暗指着某种结果。 《欢乐颂》的第63章,
之前赵医生嫌弃曲筱绡没文化,两人分手。但当读者看到这段,就会想赵曲二人有共同点,有复合的可能吗?于是会迫不及待地向下看。 第二个:描写的技巧 作者认为,描写时,要直接具体言之有物,能树立一个生动的形象;用动态动词,因为动态动词表现了动作本身,有画面感;用表示感官动作,让读者看到、听到、闻到。
第三个:比喻 比喻可以言简意赅地把画面展现出来。作者建议不要用常见的比喻,比如把脸蛋比作红苹果,把眼睛比作窗户,而是要创造性、新颖的比喻。
下笔时怎样才能切中要害,叙述时如何才能吸引读者,是人们在写作时遇到的最大障碍。《写作之书》中的写作技巧,可以帮助人们轻松跨越这些障碍,写出来的文章不仅输出了信息、传递了价值观,而且引发共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