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人类心智多变的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 2019-05-17


15.人类心智多变的问题

【原文】夫舟浮于水,车转于陆,此势之自然也。木击折轊1,水戾破舟,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知故不载焉。是故道有智则惑,德有心则险,心有目则眩2

兵莫憯于志而莫邪为下;寇莫大于阴阳而桴3鼓为小,今夫权衡规矩,一定而不易4,不为秦楚变节,不为胡越改容,常一而不邪5,方行而不流,一日刑6之,万世传之,而以无为为之。故国有亡主,而世无废道;人有困穷,而理无不通。由此观之,无为者,道之宗。故得道之宗,应物无穷;任人之才,难以至治。

【译文】船航行在水面,车行走在陆地,这是自然之势决定的。行车时由树木撞断车轴套、行船时急流暗礁撞破船只,人们不抱怨树木和礁石,而怪罪撑船者和驾车人的拙劣驾御技术,这是因为木石本身不含有像人那样的智巧和心计。所以,人生道路上有智慧则有迷惑,有恩德则有危险,有了小心眼就会迷惑昏乱。

心计智谋比兵器还厉害,莫邪宝剑与其比较也就算不了什么;战争中没有比运用战略战术智谋计策更重要的了,与它相比较,临阵击鼓进军冲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如今人们使用的那些权衡规矩,一旦制定就不再变更了,它不因秦、楚强权政治而改变,也不因胡、越地域差异而变化,永远保持一致而不偏斜,公正地度量一切而不走样,一旦定型,便万世传下去,它们就是在无知无觉中为人们做着度量物体的事情。所以,世上会有被废弃的亡国君主,却不会有被废弃的度量道路;人会有穷困潦倒的时候,而事理却不会有困阻行不通的时候。由此看来,所谓的无为,是道路之根本。人能掌握无为之道,就能应对任何变化;只凭个人的才智,是难以实现天下大治的。

【说明】本节描述的是人类心智多变的问题,心计智谋比兵器还厉害,莫邪宝剑与其比较也就算不了什么;战争中没有比运用战略战术智谋计策更重要的了,与它相比较,临阵击鼓进军冲锋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

【注释】1.轊:(wèi卉)套在车轴头的铜制圆筒。《淮南子·主术训》:“木击折轊,水戾破舟,不怨木石而罪巧拙者,知故不载焉。”鲍照《芜城赋》:“当昔全盛之时,车挂轊,人驾肩。”

2.眩:(xuan绚)《书·说命上》:“若药弗瞑眩,厥疾弗廖。”《楚辞·逢尤》:“目眩眩兮寤终朝。”《战国策·燕策》:“目眩良久。”《苍颉篇》:“眩,视不明也。”《说文》:“眩,目无常主也。”《汉书·元帝纪》:“靡瞻不眩。”这里用为因眩晕而致眼花看不清之意。

3.桴:(fú浮)古通“枹”。《管子·宙合》:“若鼓之有桴,擿挡则击。”《左传·成公二年》:“左并辔,右援桴而鼓。”《韩非子·功名》:“君若桴,臣若鼓,技若车,事若马。”《礼记·礼运》:“蒉桴而土鼓。”这里用为鼓槌击鼓之意。

4.易:(yì艺)《易·旅·上九》:“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书·君牙》:“思其艰以图其易,民乃宁。”《诗·小雅·何人斯》:“尔还而入,我心易也。”《诗·大雅·韩奕》:“虔共尔位,朕命不易。”《管子·宙合》:“博而不惛,所以易政也。”《论语·学而》:“贤贤,易色。”《礼记·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孟子·离娄上》:“人之易其言也,无责耳矣。”《荀子·富国》:“民富则田肥以易,田肥以易则出实百倍。”《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必弛易之矣。”《玉篇·日部》:“易,转也,变也。”《广韵·昔韵》:“易,变易也,改也。”这里用为改变、变动之意。

5.邪:(xié协)古同“斜”。歪斜不正。《黄帝内经·灵枢·经筋》:“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侧。”《淮南子·主术训》:“常一而不邪,方行而不流,一日刑之,万世传之。”

6.刑:(xíng形)“型”的古字。《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书·尧典》:“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诗·大雅·思齐》:“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诗·周颂·清庙》:“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管子·侈靡》:“贱有实,敬无用,则人可刑也。”《论语·为政》:“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孟子·离娄上》:“君子犯义,小人犯刑。”《荀子·臣道》:“政令教化,刑下如影,应卒遇变。”这里用为典范、榜样之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