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智慧》第六章之8:忧己而不忧人

 修身庭 2019-05-17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1],患其不能也。”
  ——《宪问第十四》

  【简  注】
  [1]患:忧虑,担心。不己知:不知己,即不了解自己。

  【意  译】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

  【理  释】
  上天慈悲于众生与万物,上天对于尘世中的生命,无论进行了怎样的安排,都是为了帮助他发现、苏醒与回归:发现自己的执著与错失,不再痴迷,不再固守;本性渐渐苏醒,从名利与情感中解脱出来,得见来处与去处;最终得道、归真,返回到生命本来的境界与时空,远离轮回之苦。
  因此,你所遭遇的一切人事与境况,都出自上天的善念。上天又根据你此前的全部因果来安排,所以你此时的任何面对,都必须由你直接来担当,容不得逃避与责怨。你能从中找到自己的缺点、过失与误区,你能借以不断强化自己的心性、能力与智慧,你就能在重重磨砺之中,越来越理智,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成熟,越来越接近更高的境界与时空。
  君子不担心别人怎样,只担心自己怎样。君子能领会上天的善念,也就乐于自律、自省与自强。

  【例  述】
  魏武侯与大夫们乘舟游于黄河,赞叹道:“山河之险,岂不是坚固的屏障?”王钟侍坐于旁,说:“这是我们魏国强盛的基础。如果加强防守,霸王之业就具备了。”吴起对王钟说:“我君之言,是危国之道,而你却加以附和,这只能加重危险。”武侯忿然对吴起说:“你的话有根据吗?”
  吴起说:“山河之险,是根本靠不住的;成就霸王之业,不能由此道。古时,三苗之地,左有彭泽湖,右有洞庭湖,岷山位于北,衡山座于南,它虽拥有这些险要,然而其君为政不善,被禹王放逐。……殷纣王之国,左有孟门之山隘,右有漳、釜二水,南有黄河环绕,北有太行为屏障,凭借这些险要,然而为政不善,被周武王讨伐而灭国。……由此看来,成就霸王之业在于修德,而不在于险要。”武侯说:“说得好!我今天才听到了圣人的言论。西河之地的政治,就委托给你了。”
  山河之险,即为外物与他者。修德于心,即为内求与内修。修内而安外,强国之道如此,为人之道亦然。任何只找外在的原因,那就只能治表,决不能治根。根必在自身与自心。为何你遇到矛盾或烦恼?唯因你与宇宙的特性相违拗,或者你在往昔的怨缘必须在此时了结,所以你不承受,不想追本溯源,不想从实质上改变自我,你就无从找到出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