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岁中国男孩提问巴菲特丨学好英语原来可以这样

 玉莲之爱 2019-05-17

近日,一位11岁的中国男孩刷屏网络。

男孩英文名叫J .C.,在2019巴菲特(Warren Buffett)股东大会上,他有幸获得向股神巴菲特提问的机会。

J .C.一身正装,小小年纪,从容镇静,毫不怯场。

问的问题也非常有深度:

J.C.刚说完,场上想起热烈的掌声。巴菲特也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用心做了回答。

网友们纷纷感叹,真不愧是英雄出少年。

相信这一刻,必将成为J .C.人生中的重要时刻。

其实,令大家折服的不仅仅是J .C.的勇气和深度思维,还有一口纯正的英文。

他一张口气场全开,声音不徐不疾,语气中透着自信,就像说母语一样自然。

在世界的舞台上,机会往往是给英语好的孩子准备的。

英语是一门全球化的语言。

维基百科的统计,全球55%以上的网站是以英语为载体。

MIT的一项研究显示,英语在全球信息交通网中处于非常核心的位置,它与世界上其他语言之间的交互是最多的。

英语代表着另一个世界,意味着选择和机会,更是通向更广阔世界的途径和工具。

01

查理曼大帝(Charles the Great)曾说:

“学会了第二种语言,就是拥有了第二个灵魂。”

To have another language is to possess a second soul.

英语好的孩子总是洋溢的自信,周身散发着光芒。

去年,儿子过生日,邀请几个同学去饭店聚会,孩子们玩儿的很嗨。

这时,一对美国夫妻坐在孩子们近旁的桌子旁。夫妻俩不时瞅孩子们几眼,低声耳语。

儿子突然跑到我身边:“妈妈,那两个外国人说中国小孩没礼貌。”

我恍然大悟,原来美国夫妻是在说孩子们太闹了,或许他们没想到儿子能听懂。儿子明显不高兴,却不知道怎么办。

我告诉他,如果是你的问题,勇敢承认就可以了。

儿子眼珠转了两下,然后招手示意同学们聚过来。孩子们小脑袋撞在一起,小声嘀咕着,因为此刻他们要维护中国形象。

孩子们决定让儿子去和他们“聊聊”,理由是儿子是班上公认的“英语大王”。

儿子显然有些紧张,但态度不卑不亢。他微微倾身,真诚的说sorry,又展示了中国人热情的一面:

美国夫妇惊讶的张大嘴,然后竖起大拇指:

孩子们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儿子则像凯旋战士,满眼的快乐。

儿子凭英语优势化解了误会,赢得了外国人的赞许和认可。学英语的热情也更高了。

他很喜欢英语,听英文歌,看英文大片,是他的生活日常。他还在Skype上结识了几个外国小朋友。

学英语不仅提升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培养了一种世界性的视野。

英语是一种语言,更是一种培养思维的方式。英语好不仅仅代表着考试的高分数,更带给孩子自信和开启多种人生可能性。

02

英语是很多孩子的硬伤,孩子们报班、刷题,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却走入越学越迷茫的雷区。

父母强迫孩子学英语,常常为了高分数。功利性的学习目的使孩子遇到困难时,很容易选择放弃。

学语言,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

茉迪亚·麦芙娃(Lýdia Machová)是一位多语言学习者,她每两年就学一种新的语言,已经学了八种。她在TED中谈到学语言的经历:

“我只是喜欢语言而已。”

I simply love learning languages. 

接触了很多多语言学习者后,她发现,语言好的人并不神秘:

“我们都不是天才,也没有学习语言的捷径。我们只是找到了享受学习语言这一过程的方法。”

The one thing we all have in common is that we simply found ways to enjoy the language-learning process.

学英语,找到乐趣至关重要。把学英语这种枯燥的学校课程转换成一项每天都做的有趣的活动。

同事的女儿,喜欢《哈利波特》,电影看了无数遍,能够给整部影片配音。

同事的儿子,交到一位外国朋友,拼命练口语。

邻居的孩子,不敢和外国人打招呼,就在自己房间里跟自己对话。

“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I believed, to all, only  love is the best teacher.

当孩子们体验到初次的成功,小小的成就积少成多,逐渐享受语言学习的美好,自然会把学习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然,掌握一门语言,仅凭兴趣是不够的,更要有耐心,有方法。

03

美国语言教育学家史蒂芬·克拉申(Stephen D.Krashen)指出:

掌握语言是通过“习得”,而不是“学习”。

Learning language is through 'acquisition' rather than 'learning'.

语言需要孩子们在真实的语境中“使用”,自然而然地习得。

1

磨耳朵,给大脑植入语言元素

七岁以前是语言学习的敏感期,也是给孩子磨耳朵的关键期。

听英文歌曲,看原版动画,让孩子浸泡在英语氛围中。不要让孩子觉得在“学”英语,让他们觉得只是听儿歌,看动画片而已,在不知不觉中持续的输入。

婴幼儿都是语言天才,能自然习得多种语言。经过大量的磨耳朵后,孩子会开始学会说,看绘本,最后开始写作。

2

朗读,给孩子植入阅读渴求

美国阅读委员研究发现:

给孩子朗读是建立孩子必备的知识体系,引导他们最终踏上成功的阅读之路唯一且最重要的方式。

朗读可以丰富孩子的词汇量,帮助孩子自然习得语言,植入阅读的渴求,帮孩子爱上阅读。

当孩子开始上小学时,反复为他朗读同一绘本(至少3次),孩子的词汇量将提高15%~40%,学习效果相对持久。

3

在语境中学单词

朋友给孩子报了一个刷单词的辅导班,问我怎么样。我坦言,孤立的学习单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单词只有在句子里面,在语境里面才会有确切的意思。而且一个词要做到熟练认读,普通孩子需要4-14次的情境“接触”。

朗读和阅读都是一种把单词放到句子中的有效方法。

4

读绘本,培养阅读习惯

英语是活的应用的语言,需要在语境中学习。

没有母语环境的时候,原版绘本就是非常好的语境。原版故事绘本是英语建构的一个“虚拟世界”,那里有人有物,是一个个语境的缩影。

为孩子选择他感兴趣而且适合的学习材料,靠材料本身的魅力吸引住孩子。

史蒂夫·考夫曼(Steve Kaufmann))曾说过:

“大量听和读,让大脑逐渐形成习惯,发现一种模式,这个力量比逻辑强得多。”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只要父母跟孩子一起坚持,保持耐心、运用科学的方法,孩子的英语学习终有开花的一天。

不要谈英语色变,带孩子走进英语,感受英语,每孩子都会爱上英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