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使人闻之色变,甚至有人认为,患了尿毒症,就等于被判死刑。 一旦确诊尿毒症,需终身透析维持生命、或进行肾脏移植。 有些人,单靠透析和药物治疗,也能存活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甚至有的人,通过肾移植,可以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但是,患了尿毒症,有很多事情,做不得,以免损害生命健康。 两年前,38岁的邢女士,查出肾衰竭,此后,一直接受透析治疗。 这期间,效果都还挺好,然而,近期邢女士病情,出现了恶化。 主治医生,起了疑惑,患者一直按时透析,情况稳定,怎会突然恶化呢? 于是,医生邢女士进行综合检查,惊讶地发现,其腹透液存在异常,发红,像是有血。 进一步检查,证实邢女士意外怀孕了。 原来,邢女士夫妻二人,知道尿毒症不易怀孕,而丈夫比较重视感觉。 自己这样的病情,丈夫不离不弃,邢女士也就默认了,两个人一直都没有做啥措施,最近更是频繁了些,没想到竟然中招了。 得知原因,医生很是气愤,之前与二人说过,不宜怀孕,需做好措施,却还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都是丈夫惹的祸。 尿毒症者,不宜频繁过生活的,其丈夫又不知克制,还不知道做好措施,意外怀孕,让患者的肾脏负担变大,加重了原有的肾脏损伤,导致了病情恶化。 邢女士丈夫听后,十分悔恨,没想到自己竟然害了妻子,以后再不敢乱来了。 再次提醒: 尿毒症患者,大多要每天吃药,还要定期透析,是不适合怀孕生产的。 即便怀孕了,也很容易流产、早产,危险性很大,一定要慎重选择。 为何“尿毒症”的人,越来越多? 近年来,尿毒症的人越来越多,其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发病隐匿,易被忽视 尿毒症,是各种肾病终末期的表现。 近年来,慢性肾病高发,也十人中,就有一个患有慢性肾病。 然而,慢性肾病发病隐匿,知晓率十分低,不宜差距,及时有一些不适症状,也容易忽视掉。 往往等到病情加重,引起身体明显不适,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 其二,不良习惯,慢性疾病 生活中,一些不良的习惯,加重肾脏损害,诱发疾病,如抽烟、嗜酒等。 并且,一些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长期控制不好血压、血糖,易引发肾脏实质性病变,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这5类人,需格外注意保护肾脏健康 1、慢性肾小球肾炎者,导致尿毒症的占比为55%左右。 2、高血压病者,约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 3、糖尿病者,约30%会直接发展为尿毒症糖尿病。 4、尿路感染者,时间长,治疗不彻底,易诱发肾衰竭、尿毒症。 5、痛风者,几乎都有肾脏损害,25%死于肾脏衰竭。 养护肾脏,减少病变,做好这几点: 1、少吃盐,多清淡 养护肾脏,饮食上,要注意清淡一点,少吃过咸的食物。 摄入盐太多,90%以上,由肾脏代谢,会增加肾脏负担,致使肾脏受损。 炒菜的佐料,酱油、辣椒酱、耗油等也含有“隐形盐”,需要注意。 肾不好的人,要尤其注意盐摄入,每日不宜超过6g,慢性肾病者应更少一些。 2、少喝酒,常饮茶 保护肾脏,要注意少喝酒,切不可贪杯。 酒精,会影响机体中氮的平衡,增加蛋白质的分解,增加血液中尿氮素的含量,便会增加肾脏负担。 本来就有肾脏疾病,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人,喝酒更容易导致症状加重。 保护肾脏,要少喝酒,不妨养成喝茶“代替”喝酒的习惯。 饮茶,不仅可延年益寿,还可促进排毒,减少肾脏负担,有益肾脏健康。 用小植物,婆婆丁,黄须,连竹,玫瑰,搭配做成婆婆丁黄须茶,热水冲泡代茶饮。 这样搭配泡水,可促进肾脏排毒,消炎杀菌,有益改善肾脏健康。 婆婆丁,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的小植物,又称为“尿床草”,可利尿通淋排石,还有助于改善尿路感染,减少泌尿系统炎症发生,还有助于排出微小结石。 ![]() 黄须,是常用的草药,中医认为,其具有利尿、利胆、降糖、降压等作用,可改善慢性肾炎,对于利尿、改善肾功能、减轻或消退浮肿均有效果。 连竹,被历代医书成为"上品",是养阴生津的佳品,日常将其泡水喝,可以益五脏,养肾脏。 玫瑰花,在这里起到中和调理的作。 ![]() 3、少憋尿,勤排泄 生活中,憋尿,是十分伤肾的一种行为,这一点,要十分注意。 一旦憋尿,易引起膀胱损伤,而尿液长时间滞留在膀胱,还极易造成细菌繁殖,一旦返流回输尿管和肾脏,有可能造成尿路感染,引发肾炎甚至尿毒症。 因此,有尿及时排,切莫隐忍。 ![]() 4、少熬夜,保睡眠 睡眠,也是养肾很重要的一步。 临床发现,许多肾功能衰竭的患者有过分熬夜、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的经历。 因此,要注意,少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气血的生化、肾精的保养,起着重要作用。 ![]() 5、少懒惰,常运动 久坐伤肾,缺乏运动,易导致肥胖,尿酸高等,也会增加肾病风险。 因此,生活中,不要太懒惰,要增加适当的运动。 成年人,运动量,为一周5天,至少每天锻炼半小时。 跑步、骑自行车、散步或修剪草坪等皆可。 65岁以上老人,一周至少锻炼2小时30分钟,以保持力量与平衡。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