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伟天英 2019-05-17

一九八六年四月的那个凌晨,有些人一夜之间,便跳跃到了另一段历史。

他们跃进了崭新的现实,世界在他们眼前陡然崩溃,时代被割裂成两个部分。那些曾用苏联人,乌克兰人,普里皮亚季人称呼自己的所有人,都成了“切尔诺贝利人”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4分。苏联境内乌克兰共和国,普里皮亚季市。

大约五万居民,大多都还在睡梦之中。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这一天原本与往日并无不同。直到转瞬间,一颗炽白光球照破地平线,沉闷巨响卷地而来,窗棱颤抖墙灰剥落。被惊醒的市民探头望去,才发现一根直通霄汉的浅蓝色光柱,延伸到目力遥不可及的夜空深处。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但除了坐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迪亚特洛夫同志,和少数知情人外。没有人确切知道,普里皮亚季郊外到底怎么了。他们只能隐约察觉,肯定是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但实际情况之残酷,已超乎他们此前最黑暗的狂想。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这便是切尔诺贝利事件的开端,二十世纪最大人为劫难的序曲,正在上演。

随着核电站4号反应堆突然爆炸,50X106立方的放射性物质飘散于大气,其中七成落入临近的白俄罗斯境内。这座人口仅有1千万人的小国,总计因此失去了近500座村落。二战时期,每四个白俄人就有一个死于炮火,而如今,每五个白俄人,就有一个住在受污染地区,两大主要州死亡率攀升20%。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随后仅仅一星期内,从波兰到德国,从瑞士到意大利,从以色列到土耳其,从日本到中国,从印度到美国,这朵辐射云,已经散步到全世界。直到如今,我们仍然无法确切得知切尔诺贝利泄露导致的具体后果。从现有报告来看,死亡人数近10万,罹患癌症者30余万,经济损失其实根本无法估量……

即为数不多的解密文件中,你也能读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现实。事发后,苏联一面封锁消息,一面积极派遣救援。约80万人的部队和抢险人员,平均年龄33岁,整齐划一投入灾区,而根据仅有的白俄罗斯方面报告,死亡速度是一天两人。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我们不必罗列更多数据,也能想象到切尔诺贝利是怎样一出地狱。即使到现在,又有多少人了解核泄漏的危险,更何况那是三十多年前。他们无法从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中得知核泄漏的狰狞面目。这一灾难伴随着失语和迷茫,人们活在小道消息中,不比火灾地震等有形的噩耗,甚至无法预估它是否会有结尾。整个污染区变成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割断了与以往一切联系,除了死亡在翘首以待。

刚刚上映的《切尔诺贝利》,是目前为止,绝无仅有的一部剧集。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HBO与天空电视台合作,共5集限定短剧,部分改编自2015年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切尔诺贝利的悲鸣》,导演是以克制著称的乔韩·瑞克,代表作《绝命毒师》。

以往,人人都或多或少耳闻切尔诺贝利惨剧。也有不少纪录,科教片从各个角度解读过这一事件。但直接以剧集形式,故事化重现当年实情的,还是前所未有。

仅仅5集300分钟体量,涉及灾难前中后所有重要节点,视角从一般居民延申至在场工程师,最后通达坐立不安的政府高层。《切尔诺贝利》中所展现的一分一秒,并非呈现全景追问责任,也不是什么个体悲剧亦或惨淡史诗。它所传达出的是一种远超一般经验能及的沉重讯息,重申了这场实实在在,可能毁灭大半欧洲的二十世纪最重要事件,其影响恐怕已超越我们对时间的感知。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瘟疫,战争,意识形态与宗教纷争,也许可能荡涤百年之久。但相比能存留成千上万年的放射性核素,它们却短暂到可以忽略不计。这不仅是一个地区一个时代的灾难,而是后续影响可能超越人类现知历史的不竭尾音,相比我们短暂的一生而言,除了把它扔给一代代的后人,似乎没有什么能真正抚平那压抑最深的怀疑和恐惧。

总工程师迪亚特洛夫,如每个正常人一样,拒绝相信反应堆已经无药可救。他试图以一般应急手段,用冷却水安抚已不存在的反应堆芯,还指望消防队能够扑灭这场此前未有人见过的地狱之火。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当然,绝大部分置身其中的人,无论是当时当地,还是过后许久,都没有料到这场爆炸后果如此严重。从睡梦中被唤醒的消防员,以为火焰只来自屋顶的焦油;在反应堆地下的值班工人,第一时间也只怀疑这是战争的序幕。

“不严重”,不仅是当局者的认知,也是代理总工程师向上级传递的信息。

轻描淡写三个字,包含着“我们可以控制局面”的自信,也直接或间接延误了整个拯救计划的实施,切切实实影响了方圆数千万公顷土地,继而在其后,扩展为全世界的问题。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灾难在无声中蔓延开来,切连科夫辐射所导致的蓝色辉光很快散去,但随之而来大量的辐射尘随着气流,飘散在城市各地,那些只有在路灯下才能隐约看见的“雪花”。

肉眼远不可见的微小死神,看不见,无法第一时间察觉。它们无孔不入,扎进土中,溶进水里,散布空气,粘附于毛发皮肤,继而侵食血肉,夺走生命。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无论是还蒙在鼓里的工作人员,还是已经投入抢救的清醒者,他们或慌张或冷静地穿梭于一片狼藉的反应堆周围,试图挽救已不复存在的4号炉心。但不管他们抱着什么样的心态,百分之百的恐惧,百分之百的热忱,都不会预料到周围远超盖革计数器极限值的辐射,在以最快速度,吞噬着他们的生命。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没有人穿戴着即使最低限度的防护装备,工人,技师,消防员,等等所有第一时间到场的人,在爆表的核辐射面前,都如初生婴儿般脆弱。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这一曾被认为是苏维埃精神与优越性的代表基建,世界上最为安全可靠的核电站,一夜之间,便从神话沦为灾难。

人类自以为抓住了上帝的胡子,现在,对方笑了。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冗长的陈述,臃肿的官僚制度,对事实的忽略,对外宣布已经控制形式,苏联官方的种种举动不仅暴露了这个行将落幕的庞大大物瓦解的前奏,也显出了个体理性在群体压力下的脆弱无力。

此时此刻,对任何主义的信仰,都不再有多少现实意义。掌权者在怀疑和彷徨中,所笃定的是避免恐慌,所采取的是封城宵禁。

消息可以被暂时封锁,恐慌也能被一定程度上抑制,但辐射却不会在乎任何人类的信条与理念,被圈养起的数万民众,眼睁睁看着牧羊人在狼群背后锁起栅门,而中点之外的其余各地,还不知灾祸已然濒临。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计较对错,还是推诿责任已经毫无意义,每个人无论是否知晓,都直接或间接成为了一个切尔诺贝利人。在癌症,智障,神经紊乱,畸形,遗传突变等阴影中度过余生。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在第一集的尾声处,死亡已经结束了前奏,奏起正曲。军人,消防员,政府官员,工程师,医生,孕妇,每个能用职业指代或只能归入普通民众的个体,无论是受难的,还是施救的,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都彷徨不知未来是何等面目,他们一个接一个,开始瘫倒在地。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与那些开头不断铺设悬念,继而抠抠缩缩展开,期待在结尾将你一军的剧集不同。《切尔诺贝利》的作者们,从开始就希望观众了解到谎言的代价。从开篇的亲历者旁白,到结尾死亡叠现的蒙太奇,这个足够令任何稍有理智的人震惊的故事,根本不需要什么额外手段画蛇添足。

你当然也可以认为这是一部群像剧,除了展现各个阶层人如何直面灾难外,它严肃而沉浸式的风格体验,让这部原本可以划归剧情片类型的作品,更带有一丝恐怖片的压抑。苦难总是与希望双生双伴,但《切尔诺贝利》,不仅绝非个人英雄主义作品,甚至都很难用单纯的“英雄”,来形容那宛如自杀一般的援救过程。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如原作者书中所言,“他们堪比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滑铁卢战役的英雄,他们所拯救的最重要者,是生活本身。”但放眼望向剧中不断倒下的战士,你却很难单纯地赞叹他们,反而会在无数尸骸面前失去思考的能力。

起点和过程,是它呈现的信息,而面对惨剧如何自处,及尚未可知的将来,是它关注的命题。《切尔诺贝利》,不是一部在视听语言上有多少创举的作品,既不意图突破现有摄影技术的藩篱,也不打算改写从剧作到表演等各种元素的金科玉律。

它的价值在于题材,在于从一个已经被很多人淡忘或忽视的发问上,引出一个少有人触及的主题——过去能摧毁人,那未来可不可以?

刚出就是9.6,虽然不是恐怖片,但每一秒都让人汗毛倒竖

如今的切尔诺贝利原址,已经是一座人造石棺。它下方,核子之火依然熊熊燃烧,这一英雄的纪念碑,也是这个世纪的金字塔。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不计其数人的生命或健康,那些拿着勋章痛苦死去的英雄,再也无法居住和利用的土地,未来可能崩塌的混凝土石棺,释放出更大规模的恐惧。

遗忘是天赋人类的自保措施,经验和理性也可能保护你。

但就像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描写的:经历过战争的皮埃尔,以为过去终将会过去,自己和全世界都已经改头换面。但不久后,他就发现:“我还是像从前一样,对着巴士司机,咆哮,大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