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修行者的第一要务?

 悟道然 2019-05-17

什么是修行者的第一要务?

文 / 原音

公众号 / 整体观(zhengtiguan)

前一段时间大家一起交流,有一位修炼二十多年的同道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某老师说,只要练某方法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我是不是应该这么练?”

旁边很快有人回应她,而我看着她迷茫的神情却陷入了沉思:这二十多年,她到底在干什么?这当中似乎也有自己的影子。由此也引发出一个萦绕于心头已久的问题:什么才是修行者的第一要务?

很多人一开始练功,只是为了袪病健身或是基于对某种功夫境界的向往,可是,走着走着就慢慢迷失了方向,开始对修炼这事儿有了各种臆想,如:听从某老师就可以如何如何,练习某方法就可以如何如何,找到某感觉就可以如何如何等。

听了很多,学了很多,练了很多,最后却越来越不知道为什么修、修什么、怎样修了,甚至于不知道该怎么生活了。

这让我想起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位明师提出的现实的功力观,很多人可能早已忘记或忽略了,那就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

我们修炼的目的是提高人的身心健康水平,为人类造福,因而功力观就着眼于现实的人与对社会的贡献。

1. 看自身是否收到了祛病、延年、健美身心、开发智能、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等不同层次的效果。具体来说,看身体是否更强健、精力是否更充沛,性情是否得到了陶冶,道德是否得到了涵养,智慧是否得到了开发,工作效率是否有了显著提高,待人接物的水平、风度是否有了明显的改善等。

2. 看客观上是否能多、快、好、省地为人解除疾苦,是否能多、快、好、省地为社会的文明进步做贡献。

总之,要把练得的功力用于造福人民的伟大事业上,可以用客观指标进行衡量。这就摆脱了过去那种“玄乎其玄”、“神乎其神”、脱离实际的功力观,形成人民大众的现实的功力观。

一个人修炼的成就到底应该体现在哪里?是修了多长时间吗?是具备某些功能吗?是进入了某种状态吗?是练了什么方法吗?是学了多少理论吗?是亲近了某位老师吗?是强调了某个名词吗?

这个现实的功力观,不仅回答了修炼的成就应该体现在哪里的问题,而且指明了为什么修、修什么、怎么修的根本问题。

修行路上诱惑很多、幻象很多、磨难很多,一个人要想什么都懂、什么都做得好、总是走得对,这怕是并不容易,所以就需要一个方向标、校准器、指南针、度量衡,来帮助我们提升判断力,以保证自己方向不会错、根本不会丢,时常保持目标清晰、内心笃定,不被欺骗,不被误导,不误入歧途。

功力观是判断一个人(包括自己)功夫水平高低的参考标准。功力观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为修行者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向标、校准器、指南针、度量衡。

如果一位修行者迷失了方向,那一定是在功力观上出现了问题。

不同的功力观会导致不同的努力方向、关注焦点和内心状态。这其中许多痛心疾首的教训,过来人都有切身体会。因此,建立正确的功力观,搞清楚为什么修、修什么、怎么修这些根本问题,并不断在前行的路上依此进行校准、纠正、定向,这无疑是修行者的第一要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