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考之特征法快“杀”三段论前提型

 图图的公考之家 2019-05-17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省考中有一种常考的题型,已知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需要补充一个前提,我们称之为三段论的前提型题目。问法一般为:上述推理如果成立,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对于这样的题目我们如何快速解决呢?今天主要教大家一种秒杀法——特征法。

何为特征法?

    特征法的原理来源于三段论标准模型。三段论有四条标准模型,考试中出现的三段论都隶属于这四条模型。所以只要掌握了三段论模型的特征,就可以直接根据这些特征排除选项选择答案了。首先回忆一下三段论的四条基本模型:

所有AB,所有BC⇒所有AC

所有AB,所有BC⇒所有AC

有些AB,所有BC⇒有些AC

有些AB,所有BC⇒有些AC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一条规律:三种概念,每种概念出现两次。

    解析:首先看概念的种类和数量:每条三段论都有A、B、C三种概念且每种概念各出现两次。

例如:有些媒体很开放,所有媒体都关注民生大事。

据此,可以推出:

A.有些很开放的媒体关注民生大事

B.有些关注民生大事的媒体不开放

C.有些媒体不开放,但关注民生大事

D.有些媒体很开放,但不关注民生大事

    题干中出现三种概念:“媒体”、“很开放”、“关注民生大事”,所以选项也得是围绕这三个概念表述,并且符合“三种概念,每种概念出现两次”的规律。。B项,“不开放”跟“很开放”不是一个概念,排除;C项,“不开放”跟“很开放”不是一个概念,排除;D项,“不关注民生大事”跟“关注民生大事”不是一个概念,排除;A项,“有些很开放的媒体关注民生大事”于题干构成三种概念,每种概念出现两次,符合规律,当选。

第二条规律:题干出现两个“有些”不能得到结论。

    解析:分析四条基本模型量项可知:所有+所有=所有;有些+所有=有些。也就是说,前提一定会有一个“所有”,如果前提出现两个“有些”是不成立的。

例如:有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因此,有些男教师取得了硕士学位。

以下哪项为真,最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

A.数学教师都是男教师

B.男教师有些是取得硕士学位

C.数学老师中有些是男教师

D.女性数学教师并没有取得硕士学位

    题干中出现三种概念::“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男教师”,所以选项也得是围绕这三个概念表述,并且符合“题干出现两个“有些”不能得到结论”的规律。B项,“硕士学位”的表述于题干的“硕士学位”的表述一共出现三次,不符合规律,排除;D项,“女性”跟“男性”不是一个概念,排除;C项,“有些是男教师”,题干量项是“有些+?=有些”,根据两个“有些”不能得结论,排除;A项,符合“有些+所有=有些”的基本公式,当选。

第三条规律:题干出现两个“否定”不能得到结论。

    解析:解析:分析四条基本模型联项可知:是+=是;非+=非。也就是说,前提一定会有一个“是”,如果前提出现两个“非”是不成立的。

例如:某些护士不留短发。因此,某些不穿白衣服的人不留短发。

下列那项如果是真,足以佐证以上论述的正确性?(    )

A.某些护士不穿白衣服                                          B.某些穿白衣服的护士不留短发

C.所有护士都穿白衣服                                          D.所有护士都不穿白衣服

    题干中出现三种概念::“护士”、“留短发”、“穿白衣服”,所以选项也得是围绕这三个概念表述,并且符合“题干出现两个“否定”不能得到结论”的规律。题干是“非+?=非”,而A、B、D项都是“非”的表述,根据“两个“否定”不能得到结论”,排除;C项,符合“非+是=非”的基本模型,当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三条就是在解决三段论前提型题目中简单易用的特征法,掌握了它之后,解题将变得简单迅捷,三段论前提型也不再是难题。当然,同学们如果有任何考试中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联系我,随时欢迎大家的咨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