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的学习和交流,老师们意犹未尽,依然兴致高昂。5月16日,第三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峰论坛暨部编教材教学研讨会精彩继续。 上午,著名书法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毛国典作了题为“中国书法传统和书法教育”的讲座。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拿起毛笔,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国书法发扬光大。”“教师应该率先垂范,练好书法,把握好书法的共性和规律,培养书法视野,才能教得好学生。”“教学重在引导,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营造家庭、学校、社会良好的书法教育氛围。”“要先把楷书、隶书学好、教好,草书、篆书是不适合教学的。”从点画的勾勒到偏旁的布局,从合体字的内紧外松到中轴线的规范对称,再到字体形态的美观,毛国典先生细致入微的讲授让老师们受益匪浅。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两位老师带着书法作品请毛国典先生现场指导,毛国典先生从专业角度细致分析了作品存在的优缺点,并鼓励他们继续勤加练习。其中廖祥老师用小楷写的教案本深受毛国典先生赏识。 下午作讲座的是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六、七届副主席,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蒋子龙,他讲座的题目是“寻找自己的故事”。蒋子龙先生对文学经典的话题很有感悟,他侃侃而谈:“历史上最严峻的时刻往往产生伟大的作品,是这些作品对时代承担着特别的责任。所以,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伟大的作品产生,民族本身的伟大就无法体现。” 蒋子龙先生被认为是最了解当代中国现实的作家之一,他讲述了自己从农民到当兵,到工人,最后成为作家的人生经历。“写小说要从写故事开始,要写出好的小说,一定要有自己的故事,而故事的好坏不看外在,要看内在的精神内涵。”不少老师感叹:“蒋老先生的一生真是有故事的一生。” (文字:邓振;摄影:赣州五中 叶章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