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极拳整体动作中的要求(3)

 hhtcat 2019-05-17

原标题:太极拳整体动作中的要求(3)

太极拳里每一势的起承转合,招招贯串,处处合住,其中主次先后,要细心体会,辨别清楚,尤其在动作中间不可有停顿之处。内外、上下、左右和前后要协调一致,不先不后,要做到“上下相随”,“一气贯串”,“一气呵成”。练拳时每一个姿势要接着一个姿势,要滔滔不绝,;连贯圆活,愈练愈松愈慢(慢以气势连贯,呼吸自然,动作不停断为度,过慢则神气散漫,周身有呆相),使呼吸逐渐加细、加深、加长、加匀,内脏逐渐充实,腿逐渐稳固,体力逐渐增强。练太极拳的“心法”,可以抽象地概括为“静松正圆舒匀轻稳”八个字。

静是摒除杂念,精神集中;松是内外放松,畅通气血;正是端正不偏,不俯不仰;圆是旋转柔顺,内外协调;舒是大不散漫,小不萎缩;匀是快慢均匀,缓急从心(初学时动作不论快慢,不失其“等速性”,谓之匀);轻是举动轻灵,不僵不滞;稳是虚实变换,处处稳重。

架子分高、中、低三种。架子高低腰根据练习者的体力条件和熟练程度来决定。太极拳运动量的大小,决定于架子的高低和快慢,高而快的练法运动量小,低而慢的练法运动量大。运动量的增加要循序渐进,并根据进展情况及时加以调整。练拳时,在开头确定了高、中、或低的架子以后,就要始终保持一个水平,不要忽高忽低。

要求提高技术水平,而体力条件许可的人,应逐步提高运动量,不应满足于轻松舒服的练法。轻松的练法是疗病保健的练法,对提高技术水平帮助不大。提高运动量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主要把胯根的高度放低(胯与膝平的练法,膝关节负担量极大),运动保持一个水平,不忽高忽低,不偷巧借力,要匀速,虚实变换要分清、落实,特别在每逢动作转换时要把胯根内收放低,身微下蹲而姿势保持中正,这样腿力能特别增强;另一种方法是把整套拳一次接连练习两遍、三遍、四遍以致十遍,并注意练习方法的正确性。这两种方法可以并用,也可以单用,因人而异,过去有些老拳师,日练三次,每次十遍,坚持了二十年之久,故其功夫深厚、精微巧妙,独步一时。凡是经过传统的勤学苦练方法,技术上都有出类拔萃的成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