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种桃李者得其实

 老刘tdrhg 2019-05-17
演讲与口才·作者

明道二年,为谏止废后一事,范仲淹第二次遭贬睦洲。与他一起被贬睦洲的,还有因贪赃枉法被朝臣弹劾的吏部侍郎王辟之。

到睦州后,范仲淹的生活起居,都得到当地官员和百姓的特别照顾,因此,遭贬的日子,范仲淹并不特别辛苦。而王辟之则截然相反,不但出门遭到路人的白眼,就连以前他提拔的那些睦洲地方官,也没一个人前去看望他。

一天,范仲淹和王辟之在大街上相遇。各自说起眼前的生活,王辟之长吁短叹,抱怨自己曾经帮过忙的地方官,见自己犯了事,恩将仇报,迫不及待地与自己划清界限,甚至将自己过去做过的事拿到上级那里去邀功请赏。发完牢骚,王辟之对范仲淹的眼前的状况羡慕不已:“我们都是从京城来的,为什么大家对你好而不待见我呢?”

范仲淹听后笑着对王辟之说:“现在帮助我的这些人,他们都是品德高尚的仁人。就因为他们德才兼备,当年我才有底气推荐重用他们。如今,他们感念我的当年的知遇之恩,自然要报之以李了。而你就不一样。想当初,你在吏部为官时,有权有势,哪一个不是对你毕恭毕敬。他们为了求得升迁,不惜讨好奉迎你,甚至花重金疏通于你。而你,根本没有甄别他们人品的优劣,就帮他们达成升迁的心愿。种桃李者得其实,种蒺藜者得其刺。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呢?”

交友抑或用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道德之弦。欣赏并悦纳有德之士,待以时日,桃李成熟,必将是芬芳馥郁,硕果累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