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攻篇》主要讲的是如何谋划进攻的战术策略,“全胜”是本篇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 首先,什么是全胜。 所谓全胜,就是不可同敌人真正交手,不要破坏敌国的一兵一卒,让其全部归降到我方阵营,为我所用。 兵不血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最高理想,以牺牲自己最小的代价来换取最大限度的胜利,最大限度地保存自己,最大限度地化敌为友,甚至化敌为己。 其次,都有哪些取胜的方法。 最佳的方法是用谋略取胜,接下来是外交手段取胜,再就是军事手段取胜,最末的就是直接攻打城池。 武力强攻会造成重大损失。因为,如果强攻的话,无论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到战争最后的结果,都是劳民伤财、费时费力。即便取得了胜利,也没有达到最为理想的战争结果。 要“谋攻”,不要“硬攻”。作战一定要懂得“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战略战术。运用恰当就会让敌人完全屈服,同时又能保全自己不受到任何损失。 接下来,该如何实现全胜。 第一,作战方法要灵活。 一定要学会懂得取巧,因为战场交锋,兵刃相见,必然有人员伤亡和财务消耗。 要根据敌我双方的兵力多寡,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要么尽快结束战斗,争取战争胜利的最大化;要么尽量保全自己,把战争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不要在处于劣势时意气用事,死守硬拼,以免遭到灭顶之灾。 用兵的方法是:如果我军的兵力十倍于敌人,就把敌人围困起来;如果我军的兵力五倍于敌人,就对敌军发起猛烈攻击;如果我军的兵力两倍于敌人,就设法使敌军分散,然后再进攻;如果敌我双方的兵力相当,就同敌人交战;如果我军比敌军兵力少,就设法摆脱敌人;如果我军的兵力不如敌人,就尽量避免与其交战。 第二,将领必须周密筹划。 “夫将者,国之辅”,将领作为国君的辅佐,在军事行动的筹划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周密严谨,这样斗争才会胜利,国家才有可能强盛。一旦有缺陷漏洞,斗争是否取胜就很难说,国家也可能会岌岌可危。 第三,国君不可随意干涉将领决策。 国君要正确发挥自己的作用,不懂用兵之道,就不要对军队妄加指挥。 让军队在不该进攻的时候进攻,不该后退的时候后退,这样必然扰乱军心,军队自乱,从而给敌国乘机进攻的机会。 第四,五种情况预测胜利的结果。 知道军队能作战或不能作战的一方会取胜;知道根据兵力多少,而采取相应谋略战术的一方会取胜;将领和士兵目标一致,全军上下同仇敌忾的一方会取胜;以准备充分对付准备不充分的一方会取胜;将帅有领导才能,而国君不加干预的一方会取胜。 最后,提出谋攻的思想。 要对战局有整体的把握,准确了解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从实际出发制定策略,以确保每战必胜。 如果没有对敌我双方实际情况做详细、准确、全面的了解,就不能做出周密严谨、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的筹划,要想获胜,只能是异想天开。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既了解敌方的情况又了解自己的情况,百战都不会遇到危险;不了解敌方的情况,只了解自己的情况,胜败的可能各占一半;既不了解敌方的情况,又不了解自己的情况,每一战都会遇到危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