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论】给我关公赤兔马-记《一代宗师》与梁绍鸿先生

 tjboyue 2019-05-17


“给我关公赤兔马”是清朝末年一句江湖春口(镖匪共用的暗语),关羽的赤兔胭脂马是《三国演义》中第一快马,“快马”谐音为“筷子”,给我关公赤兔马——延伸意义为,“到你家来了,来了得管饭。”
与春口一样,在清朝,武术也是镖局匪帮共练,有着“谐音转意、转而又转”的特点,最初为保密,后成了思维积习,一转再转地教、一转再转地学。民国后,武术家老年留书,每每窘于文字,下一代已西化,如何交待给讲逻辑的青年?
梁绍鸿先生出书,王家卫原本嘱我润文。因整理《逝去的武林》,我被认为找到了表达武术的当代文法。《逝》书实是特例,口述者李仲轩是我二姥爷(姥爷的弟弟),自小相处,在我生命里存在三十多年的人。特例难以复制。
固然凭早年拍纪录片、编辑杂志学会的采访法,也能助人写文,但技巧成就的文章,难有“活出来的质感”。写得不像文章,才是口述历史吧?
受王导托付,看过梁绍鸿先生书稿,忙道:“这种活出来的实话,是他人难求的好,润文修饰,可就破坏啦!”我保证已足够让我读得津津有味,免了润文之托。


改为写后记,王导又说:“多写。”无才助阵,写事助兴吧。
我导演的电影《师父》,2015年获得台湾金马奖最佳动作设计,获奖感言说能编排民国武行械斗,感谢了二姥爷的师父唐维禄,感谢了梁绍鸿先生,他是我唯一的咏春老师,因他有了片中的咏春刀棍。
跟梁先生结缘于《一代宗师》。作为编剧,要写咏春,王家卫说:“网上咏春教学的视频很多,多看吧。”
太多了,不知怎么看。于是看本源,佛山祖庙里的叶问堂设有大电视,循环放映叶问打木人桩的百张照片,我便只看叶问了。
在佛山写剧本时,几乎每日早晨九点前从宾馆步行,沿途吃早点,四五十分钟到祖庙,看照片到十一点回返写作。我以形象思维苦猜咏春时,王家卫和邹静之老师在酒吧聊剧本,所谈对我保密。
我们仨晚上一块吃饭。知道我又去看照片,王导许诺给我约见梁朝伟的咏春师父。听闻梁朝伟住不远宾馆,来了已有十天。
我和邹老师分析王导用意,梁朝伟就在附近,可督促他尽快完成剧本——分析错了,王导还是命我俩万花筒般写着各种故事走向、各种细节,难有尽头。
后来,听闻梁朝伟回香港了,我们未曾得见。王家卫约来梁朝伟的师父梁绍鸿给我讲咏春。他是叶问晚年弟子,美国警局的格斗教官,退休后回广东办学,距佛山有三小时车程。
初见先生,他等在餐厅包间,闭目抽烟,像一位街头晒太阳的普通老人。我问好,说有幸得见叶问亲传的高手。梁先生有老辈人的谦虚,听到恭维,要自嘲,说自己“一天四包烟,人好得了么?”
王家卫取来两本港式大开本杂志,裹胳膊上供他打,他小臂抽上,一步退开。王家卫慢半拍地“啊”一声,应该很痛。
杂志皱破,如被洗衣板搓过。
梁先生给我讲咏春原理,出手袭来,让我挡,我一抬手,他便喊停,说错了,多少人习武都误都在这个“挡”字上。等对方攻击了再做反应,所有的反应都是无效的,被动就会慢半拍,拦不住躲不开。
预先遮蔽将受攻击的部位,是咏春的“冚位理论”。比如,我前手被敌人拉下,我头部露出,成了受攻位,此时我不必再观察敌人怎么出手了,他能拉下我前手,动作逻辑就是要击打我头,还看他干嘛?直接保护头部,启动另一只手盖住头前空间,我的防守比他的攻击早一步到位,便防住了攻击。
他不和我搭手,凭空示范。说完挡再说打,张开手,让我用拳打,他掌松松,不受力,说:“你打不是打,我这样,你才是打。”他掌崩紧,挨我一拳,抖抖手,表示会疼,说一百斤体重的女人打倒两百斤体重的男人,常理上是不可能的,即便女人力大,但一拳打到人身上,人受击后会本能后移,这点移动便消化了太多冲撞力,别人看着很猛、自己觉很使劲的一拳其实伤害性很小。
咏春撞门搥理论,受攻时不闪避,迎着对方的冲撞之力去冲撞对方,让他整个人撞在我的拳、掌、肘、膝几个硬处上,如同一个人大力推门而出,猛然想起忘了件东西,急转身要进门,结果撞在门边上,对撞之力结结实实,没有缓冲余地,必受重伤。
咏春拳,让一百斤女人打倒二百斤男人成了可能。咏春的“打”不是单方面的,“打”是对撞中占便宜的方法。
之前看过泰森鼎盛时期的赛后访谈,解释自己“野兽”绰号的由来,因为他刚出道时爱谈拳理,一次说他比赛时会想象一拳能把对手脑袋打穿,惊了记者,觉得他心性残忍,从此媒体普遍叫他“野兽泰森”。
泰森说“打穿脑袋”的念想,是一种发力技巧,跟残忍无关。既然媒体不按专业说事,他也不再说拳理了,免得麻烦。但这次访谈,他还是说了点,反驳媒体评价他的另一个常用词——“力量大”,不怕挨拳地和对手互抡,拼命硬抗,直至击倒——泰森抱怨说外观不等于事实,事实是:“你们不知道在拳台上打裂一个人下巴有多难,重拳不是我的精髓,力量大没用,得用技巧。至于和对手互抡,我没硬挨硬抗,我能打疼他们,他们打不疼我——奇怪吧,这是技巧。”
泰森的采访,表明梁先生所言的“打是在对撞中占便宜的方法”是真实存在的,别种格斗术的实践量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