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借环境描写传情达意

 安然360图书馆 2019-05-17

境由心生,意随境丰
————巧借环境描写传情达意
杭州文澜中学 叶 硕

pagenumber_ebook=39,pagenumber_book=37
茅盾先生曾在《鼓吹集·关于艺术的技巧》中谈道:“人物不得不在一定的环境中活动,因此,作品中就必须写到环境。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都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密切地联系着人物的思想和行动。”这段话虽然只讲到作品中人物塑造与环境描写的关系,但其实环境描写对各类文学文体的创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这在语文教科书的不同文体中都有很生动的体现。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环境描写的例子,我们要总结归纳达到更理想的表达效果的经验。

一、环境描写能含蓄地表达情感

写作者在写作中大概会有这样一种体会:我们想在文章中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如果只是直抒胸臆,那么反而会使这种情感显得过分夸大,从而让人觉得不太真实。比如,曹操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一定是慷慨激昂、踌躇满志的,但是《观沧海》中无一句矜夸之辞,他只是写了眼前见到的高山大海的壮阔景象,写了想象中大海吞吐日月的奇景,但是曹操的宏图伟志、博大胸襟在这些虚实结合的环境描写中显露无遗。又比如,老舍在写《济南的冬天》时,全文很少有直接表达对济南冬天喜爱之情的语句,作者却将自己的情感含蓄蕴藉于描写济南冬天温情之景的文字中: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

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这些虽然看似是环境描写,却充满着作者对济南冬天温情脉脉的情感。

二、环境描写能补全文章的情节

在写作中,我们也许会遇到这样一些问题:我们可能会有一些在行文中不得不交代的故事背景,但是如果突然插入背景介绍,又会显得突兀;我们也许需要设计一些前后呼应的内容,但是如何设计铺垫才能使这种安排更加自然?结合阅读经验,我们会发现有一些优秀的写作者能够通过一些仿佛不经意的场景描写来补充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还有一些作者能够通过环境描写来做铺垫,以使文章的情节更加连贯。

“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看似简单的场景描写实际上已暗示了当时法兰西的国土已被普鲁士占领的故事背景。

贾平凹《一棵小桃树》的开头部分写“雨下得这般大”,描写了小桃树在风雨中挣扎的场景。小桃树在风雨中的凄楚处境与下文回忆小桃树艰难的成长经历相呼应。文章最后几段又回到对眼前风雨的描写,“雨却这么大地下着,花瓣儿纷纷零落去”“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作者借这风雨场景来写小桃树在逆境中的坚韧与顽强,同时又使回忆内容与眼前之景相辅相成、浑然一体。

三、环境描写能刻画人物形象

我们知道人物可以通过语言、动作、心理描写进行塑造,除此之外,环境描写也能衬托人物形象、描摹人物心境。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孔乙己》开篇便对鲁镇的酒店格局进行了一番描写,其中写到“短衣帮”多是“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但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由此,孔乙己这个贫苦、清高的读书人形象便在环境描写中凸显出来。

千万不要以为通过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只是小说文体的特点,我们也可以在散文写作中运用环境描写的特点来描摹自己的心境。例如,汪曾祺的《昆明的雨》中的内容,通过对雨中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闲适、恬淡的心境:

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一位内心浮躁的作者一定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环境描写已体现出作者自身的审美趣味与人生感悟。又比如说,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通过描写小石潭幽美和静穆的环境,来表达自己贬居生活中孤凄悲凉的心境。

四、环境描写使主旨揭示更深刻

鲁迅在《社戏》中以一种充满诗意的笔调写出平桥村美丽如画的风景,如果结合未删节的《社戏》原文中对“我”在大都会看京戏的内容,便会发现,这些环境描写不只是单纯的情境描绘,它们对于揭示文章主旨具有更深远的意义。小说第一部分通过一系列的场景描写,写出城市剧场中嘈杂、窒息、近乎恐怖的看戏环境;第二部分,抓住两岸的豆麦、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和宛转悠扬的笛声等意象进行了富有意境的描绘。两相对比,我们便能看出,鲁迅通过环境描写在表达一个更深刻的主旨:对如故乡风景般温馨美好的社会氛围的向往。

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的最后一段写道:“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这句话虽然只是在写菊花盛开的景象,但是这个场景有着丰富的含义:它们是母亲品格的象征,它们是蓬勃的生命力的象征,它们替母亲道出“没有说完的话”。这些“泼泼洒洒”“开得烂漫”的菊花使作者懂得母亲的苦心,悟得生的意义。

马丽华在游记《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一文中描绘了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她不仅通过眼前实景的描写来突出雪域高原在空间上的广阔无垠,还通过虚写想象之景来表现冰雪天地在时间上的沧桑神秘。而这些环境描写都表现了个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这也启示我们,环境描写不仅在于对场景的描绘,更要考虑到对文章主旨表达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