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生存面前——读《飘》

 雅轩书屋图书馆 2019-05-17

东宁西安 2019-05-16 16:55:26

在生存面前——读《飘》

读《飘》下册,越来越感到生存之至于灵魂的压力。

当生存上升为活着的唯一问题,道德被逼到受教的底线,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你的选择是什么?我不否认高尚灵魂的存在,比如朱自清,为维护民族尊严而拒食美国面粉。比如,比如……我说的是大多普通人的选择,我想,他们一定会选择生,不论作出这样的选择后心灵会承受多大的重压。思嘉就是这样。

在生存面前——读《飘》

我不知道别人基于怎样的高度去评价她,将她定义为一个自私自利、虚荣鄙俗的人的。吃饱了,穿暖了以后,拿起这本书消遣?或者饭余,坐在明亮的书房里,泡上一杯茶,不,应该是一杯咖啡,以《飘》为研究对象?抑或在生活里感情受挫,无力抹平心底的创伤,看到一个美丽的女人抢了妹妹的丈夫,心里还总想着别人的丈夫,既而愤愤不平?如果你肯静下心来,如果你有了相当的阅历,如果你可以设身处地,看看思嘉,一个还不满二十岁的小姑娘所经历的一切,就不会轻易地冒然地去给她下结论。思嘉经历恐惧、饥饿、颠簸回到陶乐,本来想回到家就可以投入母亲温暖的怀抱,就可以卸下身上的重担,就可以回复到安然的生活里去的。她以为饿狼陀遭围攻的时候,北佬要来,媚兰要养孩子,这实实是她一生里最可怕的事了。殊不知,当她回到陶乐,一夜之间,母亲死了,父亲痴呆了,两个妹妹还躺在病床上,媚兰产后身体虚弱,媚兰的孩子需要哺育,一大家子的人,黑的、白的,都向她张着眼,伸着手,等着吃的,穿的。这样的困窘还不算,提包党还要算计着将他们从陶乐赶出去,让他们居无所居。饥饿,寒冷,无家可归的忧虑,这样无休无止的折磨,才是最深切的恐惧。你只要想想,一个从小娇生惯养的富家女,战后要经常忍饥挨饿,经常衣不遮寒,经常被睡眠的或现实的噩梦纠缠,就不难理解她一举一动的走势了。

在生存面前——读《飘》

她抢的别人的丈夫,是一个以前她私下里常讥他为“老傻子”的老头儿,她向白瑞德去借钱并预备嫁给他,要压下心底泛起的深深的反感。陶乐遭遇危机的时候,父亲不能帮到她,朋友不能帮到她,妹妹不能帮到她,甚至她挚爱的爱情,也不能帮到她。而父亲和妹妹是不可以流落街头的,一家人是不可以无家可归的。你让一个二十岁的年轻女人有什么办法可想呢,除了出卖自己的感情,或者说出卖自己的心灵?

在生存面前——读《飘》

谁肯为了自己爱的人牺牲个人的灵魂?大约没有人肯吧。思嘉就这样做了。她这样做的时候,一方面知道“陶乐的末日一天逼近一天”,“以致焦灼得睡梦不安,往往半夜还在房间里一程来一程往地走着想 办法”;一方面还要做出种种媚态来唤起那个“牙齿长得那么坏,口一直有臭味,神经质、怕羞、婆婆妈妈,老得可以做父亲”的男人的好感。这样的横刀夺爱,怕是看的人都会感到心被撕扯成碎片似的疼痛吧。这时谁要是站出来清高地批评她自私或者没有羞耻,我是要狠狠地抽他一个耳光的——收起你自私的高贵吧!

在生存面前——读《飘》

在生存面前,个体是渺小的,灵魂是渺小的,道德是一块无用的破抹布。如果你在生活面前不能帮助他人,甚至不能自立,那么,请闭上嘴巴吃你面前的饭,假如你还有这么幸运的话。如果社会将每个个体推到生存与道德的巅峰激烈对绝,它或处于沉重的病态,它或处于新生的挣扎。但无论将破将立,生存的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