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导读 | 韩闽山:我和故乡隔着悲伤

 子夏书坊 2019-05-17

韩闽山,1969年生于河北承德。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承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见于《中国作家》、《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潮》、《绿风》、《青年文学》等多家报刊,曾荣获2015年《诗选刊》优秀诗人奖、热河文学奖等。著有诗集《根的方向》、《虚掩的门》、《空镜子》、《此生》和《闽山诗选》等。

创意写作第三卷 | 诗歌导读:第83篇
韩闵山的诗

我和故乡隔着悲伤

我和悲伤隔着遥远的路

我和遥远的路隔着无数道梁

我和无数道梁隔着玉带河水

我和玉带河水隔着河南营村

我和河南营村隔着老榆树

我和老榆树隔着一条窄胡同

我和一条窄胡同隔着一道黑漆大门

我和一道黑漆大门隔着一盘热炕

我和一盘热炕隔着梦乡

梦乡里住着,咱爹咱娘……

(该诗选自《闽山诗选》) 

穆晓禾导读

见过写乡愁的,却没见过这样写乡愁的,由远及近,一个景接踵着一个景,回想一遍,沿途一次,便完成了乡愁。看似平述里的平淡,像喝时的一杯老酒,入口过嗓,略有辛辣的感觉,穿肠进肚,于是一股醉意瞬间涌上心头,浓浓的再以化不开。

说其故乡,总难免有一丝悲伤。我与故乡之间,悲伤隔开了那些与之相关的情情景景。我与悲伤之间,隔着遥远的路,我在外头,父母在村头。穿越遥远的路,是那些无数道梁,高高低低,影影绰绰。在无数道梁的里面,是一条横亘的玉带河,河水流淌着千年的思念。

有山有水,人杰地灵。似乎,每一个村庄都环绕着一条母亲河;似乎,每一个诗人都有一个特定的村庄。玉带河旁的河南营村,是韩闽山的出生地。我在想,按惯例应该还对应着一个叫河北营村的地方。河南营村之于他的意义,犹如徐固寨之于我。

在河南营村,有着随处可见的老榆树;在老榆树的身后,是一条窄窄的胡同,窄得仅过得去一辆牛车;在窄胡同的尽头,是一道黑漆的大门,门上贴着常年的门神;每家每户的门内,都有一盘热炕,盘在炕上支其矮桌,吃饭饮酒,喝茶打牌,这是北方特有的风俗。

一个人在外越久,这情景越无数次盘旋于梦乡,而梦乡里,却住着咱爹咱娘,那么真切,那么亲切和温暖。故土之下,深藏着是我们浓郁的亲情。

无论已故,还是健在的亲人哦,在诗人的笔下,除了纠结,还有一道化不开的悲伤。在写给母亲的诗篇里,她虽然衰老了,但春天依然年轻,她曾经过的地方,所有的生命,花花草草,蔬菜农植,其长势,永远定格着郁郁葱葱,繁花似锦。

而关于父亲的文字里,诗人感叹一个病重时的男人,昨天还能扛起一百斤小米,今天却连喝一匙稀饭的力气全无,那是他从未失去过的尊严。当我看到这,也止不住热泪滚滚,哽咽嘘唏。

子欲养,亲不待,是每一个孝子的遗憾。人过中年,谁的心中不滋生无名的悲伤呢。那逝去的,那即将逝去的,我们除了倍加珍惜,还得小心翼翼地陪护,向生活轻声地问道——珍重啊!

一个人,离村庄太近,便会熟视无睹地忽略一切;一个人,离村庄太远,便会常年地模糊泪眼。因为,我们今天感怀的种种情景,多年之后也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更正说明:
昨日把诗人的名字打错了一字,故今天再重发一次,特向作者致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