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半梦书斋 2019-05-17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文 | 杜宇峰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今天的中国,正在迎来一个文化自信逐渐回归的年代。

无数国人在百年以来西学东渐的一路狂奔中慢下脚步,开始蓦然回首转向自己民族的长河,找寻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勃勃动能与深深滋养。

于是,一波又一波的“国学热”在整个社会层面热闹非凡。

然而,问题亦随之而来——

面对浩如烟海的传统经典,大多数普通的国人往往难窥门径。

文化断裂的客观历史所导致的文化隔膜,更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

而无数的“文化贩子”也借机粉墨登场,借文化之名贩卖着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的“国学快餐”。

在历史与现实、文化与渴望之间,亟须一座座精致而坚实的桥梁。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今天读者读书会向大家推荐的“读者荐书049”《经典常谈》,就是这样一座“桥”。

若仅就篇幅而言,《经典常谈》绝非“巨著”,而是一本很薄的“小书”。

然而,就是这样一部“小书”,用了短短的十三篇文字,完成了一次巨大的文化穿越之旅。

从《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到“三礼”“春秋三传”“四书”,从《战国策》《史记》《汉书》再到诸子、辞赋、诗、文……

在这部“小书”中,中国文化经典的千年源流尽收眼底,呈现出的完整而明晰的框架体系也令人一目了然。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经典常谈》如一把钥匙,轻轻转动,在汗牛充栋枝蔓庞杂中,删繁就简提纲挈领。没有故作高深,却足以打开人们对经典过于艰深所产生的望而却步和纠结心锁;

《经典常谈》如一扇萤窗,脉脉推开,以丰富充实、旁征博引之深厚学养,将中国传统文化全景式的万千气象,蔚为大观地呈现于无数读者的眼帘心怀之间;

《经典常谈》如一声细语,娓娓道来,不佶屈聱牙,也不晦涩难懂。

它以一种简约平实、优美晓畅的现代白话文进行文本写作,吸引普通读者亦读之欣悦,兴致盎然。

《经典常谈》如一堂大课,它琅琅有声,不只告诉人们学问是什么,更提供了一种治学门径与科学方法,授人以鱼,亦授人以渔。

这就是这部“小书”的“大价值”!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经典常谈》的作者朱自清先生,对国人来说并不陌生。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早在中学课堂里,我们已经吟诵过他优美深情的散文佳作《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也曾在伟人名篇中感叹钦敬,他不食嗟来之食终于困厄早逝的铿锵风骨。

山河破碎国难当头之际,在大师云集群英荟萃的西南联大,朱自清能够成为中文系主任,他的文学成就和学术成就可见一斑。

但是,这位大学者却乐于写这样一部入门级的“小书”,其中的深味,尤其值得我们感喟。

王瑶先生在《念朱自清先生》一文中说:

他虽然是有成就的专门学者,但并不鄙视学术的普及工作。他不只注意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为一般人所能接受的广度。

朱自清所在的年代,是一个大师爱写“小书”的年代。

除了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和《文艺常谈》之外,还有梁启超的《读书指南》、傅斯年的《史学方法导论》、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章太炎的《国学概论》、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新编》、曹伯韩的《国学常识》、朱光潜的《谈美》……

在当时,几乎每一位大学问家,都曾写过“小书”。

他们如同一位位农人,在广袤的学术原野上辛勤耕耘一季,挥洒汗水与心血,就能收获稻谷满仓。却乐于只精酿出一杯美酒,虔敬地奉献给普罗大众,惠及于芸芸众生。

不只痴迷于高头讲章、鸿篇巨制、宏大叙事,同样重视启蒙,放下身段,乐于引导。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朱自清所代表的一代学人,在历史风云际会、文化急剧转型的大时代里,以巨大的使命感,走出了孤高的学术象牙塔。

不在狭窄的小圈子里中孤芳自赏,而是主动与整个社会文化进步的脉动声气相通、彼此呼应、互相成就。

举凡真正的大师,他们往往治学弥尖、勤勉刻苦,却始终能够保持一种平易的姿态,将精深的学问转化提炼成一种推而广之的“常识”与“通识”;

他们往往学贯东西,在不同的领域已然造诣非凡,却依然重视实证,永葆求真之诚,不忘求实初心;

他们往往冠盖京华名动天下,却始终能以一种平视尊重的修养面对大众。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即便是写作入门型普及型的读物,也绝无一丝的轻忽,而是非常认真地把他们对于学术的最新研究与最深思考,用尽量浅易晓畅的文字表达出来,让更多人能够分享这种文化的养分。

这是一代学人令人神往的文化自觉!

这种文化自觉在二十世纪中叶,曾汇聚成一种巨大的文化势能,造就了那个时代灿若繁星的文化盛景,也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的序文里说:“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陶行知在《经典常谈》读后感中写道:

“一些古书,培育着咱们的祖先,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


若讲实用,似乎是没有……胸襟推广了,眼光深远了,虽然还是各做他们的事儿,却有了一种新的精神。这就是所谓无用之用。”

无用之用!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无数先贤在百年之前,为传统文化经典做出的这种定位,至今闻之,仍让我们有振聋发聩之感。

而他们对文化启蒙与普及的身体力行,泽披后世,今天仍让我们充满无限敬意。

文化之种的播撒,文化之树的长成,文化之林的繁茂,必应是代代学人薪火相传不断赓续的事业。前人的深刻思考,实际上也是一种对今人的殷切召唤。

这种召唤,是一种时代之问——

属于我们今天的“大师”在哪里?

属于我们今天的“小书”又在哪里?

“国学入门之作”浩如烟海,为什么我只选择朱自清的这本小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