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名医课 《凤凰大健康》主持人 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 副主任医师王成钢 给大家讲述 只有医生才知道的秘密 王成钢: 上期和大家详细讲述了关于血脂报告的秘密,我惊奇的发现:在大家的留言里,除了来表扬我的,点赞最多的是希望我能再讲一讲关于血压的话题。好吧,《凤凰大健康》会给大家最想了解的健康知识! 人类对血压的初步认识 血压(blood pressure,BP)是来自西方现代医学的概念,然而,人类历史上最早有关动脉压力升高的系统文献,其实是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我国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按尺寸,观浮沉滑数,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审其阴阳,以别柔刚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王成钢: 同时,《黄帝内经》还描述了一个极像高血压性心力衰竭的综合征:“盛而紧曰胀”。 在西方,古罗马学者科尼利厄斯塞尔苏斯提出:“脉搏的频率和压力在人们运动、激动,甚至医生到来时会增加。” (Cornelius Celsus 约公元前27年) ——这是人类第一次对“白大衣高血压”的认识。 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认为,卒中和猝死多是因为供血过多导致,他建议对卒中的患者进行放血。 (Ἱπποκράτης,约公元前370年) 可以说,这是古典西医针对高血压的第一种治疗方法,并且一直持续到了18世纪…… ![]() 王成钢: 要说明一下,这里说的放血和中医的放血并不一样,中医的放血疗法是以针刺某些穴位或体表小静脉而放出少量血液的治疗方法。 而西医的放血,那是真的放血啊——“病情越严重,放血就要越多”。 历史上,由于放血过多导致死亡的医疗事故并不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之父”华盛顿。 因此,当大家每天捧起手中的降压药,满面愁容的时候,可以默默想一想华盛顿先生,就会有一种幸运感——毕竟,西医能够通过药物治疗高血压,至今还不到100年! ![]() 王成钢: 哇,真的好幸运,省了好多血! 为什么降压药的品种这么多! 有这个必要吗? 很多朋友问我:控制血压的药品种也太多了吧!就不能直接告诉我哪一种效果最好吗?为什么搞得这么复杂? 下面就给大家讲讲,降压药为什么非要分这么细!等您了解了这些,就会发现,大家手中薄薄的药片,还是很厚重的。 ![]() 王成钢: 人类第一片可用于治疗重度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叫做戊胺喹,诞生于1946年。事实上,它原本是为了抗疟疾而研发成功——降压功效算是充话费送的吧……然而,由于担心其不良反应,这种药物的临床应用没有得到许可。 从国际范围讲: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了利尿降压药。 60年代,β-受体阻滞剂诞生。 70年代,钙离子拮抗剂问世。 80年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研发成功。 90年代,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破茧而出。 由于每个人高血压的成因复杂,这5类降压药各有所长,以不同的降压机理,共同执行着人类的降压任务!每一次突破,拿出来说,都是医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所以大家就别抱怨了…… ![]() 王成钢: 这五类降压药,至今是降压治疗中首选的“五大金刚”。 1 利尿剂 利尿剂的降压机理是通过减少血液循环血容量,减少心脏的充盈压力。 就像水管里的水太多,对水管的压力会很大,把管子里的水排出一些,那么压力就会下降。 一般有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时,表现为左心室充盈压力升高,此时使用利尿剂,可以显著改善心脏工作状况。但利尿剂虽然能降低血压,但不能使左心室肥厚减退。 临床常用利尿剂: 氢氯噻嗪,螺内酯,速尿(呋塞米),寿比山(吲达帕胺)等 2 β受体阻滞剂 降压机理主要是通过降低交感神经对心脏的驱动力。 就像马车车夫一样,拉紧手中缰绳,马儿也就跑不哪里去。 然而,β受体阻滞剂对血糖、血脂存在不良影响。 临床常用制剂: 倍它乐克(美托洛尔),氨酰心安(阿替洛尔),康忻(比索洛尔),金络(卡维地络)等。 3 钙离子拮抗剂(CCB) 它的降压机理是对动脉的扩张作用,明显降低外周血管的阻力,使血压下降。 就像水管里压力过大,可以把管道拓宽。 然而,它会使患者出现心跳加快的情况。这一类药物姓名中多带有“地平”二字,由于其降压效果可靠,副作用少,临床很受欢迎。 常用制剂: 尼福达(硝苯地平缓释片),尼群地平,络活喜(氨氯地平),施慧达(左旋氨氯地平),波依定(非洛地平),拜新同(硝苯地平控释片)等。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它能减少血管紧张素(人体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剂)的生成,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这就好比天冷的因素会让水管收缩,这类药物是通过减少收缩的因素,而让血压下降。 它不会影响患者的心率,但美中不足的是,服ACEI的患者中有20%左右会出现干咳。ACEI类药物姓名中多带有“普利”二字。 临床常用制剂: 开搏通(卡托普利),必利那、依苏(依那普利),雅施达(培哚普利),洛汀新(苯那普利),蒙诺(福辛普利),瑞泰(雷米普利)等。 5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 ARB与ACEI都是通过影响血管紧张素而起到降压作用的。不同的是,ARB几乎没有咳嗽副作用,显然令ACEI自愧不如。 临床常用制剂: 科素亚(氯沙坦),安博维(厄贝沙坦),代文(缬沙坦),美卡素(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等。 它的缺点是:贵啊! 五大降压药 针对自己如何选择? ![]() 王成钢: 好了话不多说,上一张图,大家存好,对照一下就好了! ![]() 特别提示 ![]() 这些知识让大家了解,绝不是让高血压患者擅自换药!!!专业医生给大家的药物,是经过他专业而全面考虑的。 让大家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是为了让您能够更好的配合医生了解您的身体状况,以及出现副作用时及时反馈,让医生来酌情调整! 高血压患者的10大误区 N1 误区一:没有感觉,就没有问题 血压升高后会感觉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但有些人却没什么感觉,这如同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升高反而不难受了。 ![]() 王成钢: 没有感觉不等于没有危害,等发生了心梗、脑梗、脑出血感觉到的时候,可能已经晚了!所以,血压升高,无论有没有感觉都应该用药。 N2 误区二:降压药一旦吃了就断不了 降压药不是成瘾性药物,没有依赖,可随时停药。但是,问题是不能停,一旦停药,血压会重新升高。 ![]() 王成钢: 高血压是个终身性疾病,需要终身用药控制。不是药有依赖性,而是高血压有“依赖性”。 N3 误区三:开始不能用好药 治疗感染不能首选高级别的抗菌素,因为一旦耐药,便无药可用。这是由于细菌有对抗药物的能力。 ![]() 王成钢: 但降压药作用的对象不是细菌,而是受体,不会出现类似抗菌素耐药的情况。所以选择降压药,哪个适合,就选哪个,而且开始就用好药。 N4 误区四:血压正常就停药 ![]() 王成钢: 高了用药,正常就停药,这种按需用药的模式会导致血压总是处于波动之中,而心梗、脑梗等并发症都是在血压波动时发生的! N5 误区五:血压越低越好 收缩压最好维持在110-140mmHg之间,过高或过低,并发症和死亡率都会增加,这就是著名的降压治疗的J曲线。同样的道理,舒张压最好维持在70-90mmHg之间。 N6 误区六:血压升高要快速降到正常 血压是逐渐升高的,降压也要逐渐下降。除了高血压危象等紧急情况外,不建议快速大幅度降压,否则会引起脑灌注不足等意外情况。 N7 误区七:降压药隔几年就要更换 如果正确的选择了降压药,血压控制的很好,而且没有出现副作用,应该继续用下去,不建议定期换药。 N8 误区八:降压药有副作用 任何药都有副作用,包括降压药。不要因噎废食,和高血压的危害相比,降压药的副作用微乎其微。 N9 误区九:降压药“伤肾” 这种说法由来已久,这里的“肾脏”也暗含男性性功能之意。其实,高血压导致的动脉硬化才是男性勃起障碍的主要原因,降压、治疗动脉硬化也是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主要措施。 ![]() 王成钢: 伤肾的是高血压,而不是降压药! N10 误区十:保健品也能降血压 保健品的降压功效根本就没有经过科学的临床认证,使用这类保健品降压,即使保健品没有危害,也会延误高血压的治疗。 血压低算是病吗? 血管健康与否不能只关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才对健康有利。 医学上一般将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低于:收缩压(SBP)90mmHg及/或舒张压(DBP)60mmHg的状态称为低血压。 低血压常表现为疲乏无力、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头晕头痛、月经失调、心前区隐痛不适、记忆力下降、失眠等,严重症状可出现眩晕、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晕厥等。 ![]() 王成钢: 严重创伤、感染、营养不良、肿瘤等可造成低血压,这种情况应及时就医找到病因。 由药物引起血压降低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停用或调整用药剂量; 低血压人群须知: 起居:注意变换体位时动作缓些,避免过快过猛,或以手扶物,防止跌倒;体质虚弱者应加强营养,增强体质。 饮食营养:应给予高营养、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的饮食,荤素搭配,保证摄入全面充足的营养物质。与高血压饮食相反,适当食用能刺激食欲的食物和调味品,适当选择高钠、高胆固醇饮食,食盐每日可摄足12-15g,动物脑、肝、蛋、奶油、鱼卵、猪骨等含胆固醇多的食品可适当多摄入,少食冬瓜、芹菜、苦瓜等具有降压效应的食品。 ![]() 王成钢: 最后,大家的留言我会看哦!点赞最多的话题,我会在今后的课程中为大家讲解! ![]() 请持续关注我们的课程 关注《凤凰大健康》 下周继续收听王成钢医生音频课: 《只有医生才知道的秘密》 凤凰大健康 全球华人的健康生活指南 |
|
来自: 老宋l7pokushe0 > 《文件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