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FMEA新版七步法专业解析

 DMAIC_WORKROOM 2019-05-18
第一步,定义范围

强调并澄清了建立稳健的FMEA所需基础,例如:
  • FMEA的目的、目标和限制技术风险文件编制规范(清晰、基于现实,真实和完整);

  • 更强调高阶管理者对 FMEA开发过程的承诺;

  • 与专有技术保护相关的澄清;

  • 新 AIAG-VDA FMEA手册过渡策略说明;

  • 使用 FMEA数据库来保存组织知识和经验教训;

  • DFMEAPFMEA中分析的同一特性,使用相同的失效后果,以实现 DFMEA与PFMEA的关联。

  • 使用5T法:透过明确工作目的和范围、与 APQP阶段的时间安排一致、确定团队的典型角色和责任、七步法的任务使用、工具 FMEA示例(包括使用软件和传统电子表格)。


第二步,结构分析

DFMEA:从理解系统结构开始,再将设计分解为系统、子系统和组件之后,聚焦元素、上级元素和下级元素将以表格形式描述,并提供在结构分析使用工具的附加说明(如框图、结构树)。
PFMEA:其结构分析,增加了更详细的制造流程分解:
  • PFMEA的聚焦要素:聚焦工艺的步骤站编号和名称;

  • 上级元素:过程名称(整个制造过程);

  • 下级元素:过程要素 4M类型(基于特性要因分析),考虑人/机/料/法等类别,从而得出更完整的失效原因列表(FC)。


第三步,功能分析

DFMEA:更深入地解释"如何正确地描述一个功能",包括支持功能分析的工具(P图)。
PFMEA:增加了与上级元素和下级元素相关的功能和要求描述,故障影响(FE)和故障原因(FC)描述更清晰完整。

第四步,失效分析

DFMEA:增加了失效类型和失效链模型的概念,以支持更全面(描述更多故障)和一致(FE、FM、FC之间的内部一致性)的失效描述。
PFMEA:
  • 其"聚焦元素"的失效替换"失效模式(FM)";

  • "上级元素"和/或"车辆最终用户"的失效替代"失效影响(FE)";

  • "过程要素"的失效替代"失效原因(FC)"。


第五步,风险分析

DFMEA:进一步区分预防控制(PC)和探测控制(DC)。在评价发生率和探测率之前,需要考虑PC和 DC有效性的确认。在确定严重程度、发生率和探测度后,DFMEA"行动优先级(AP)"替换"RPN",根据 AP高、中、低水平确定行动优先级。
PFMEA:
  • 将"分类列"替换为"特殊特性"和"筛选代码";

  • "发生度"替换为"FC的发生度";

  • 发生度基于"预测FC发生",从而需确定预防控制(PC)的实际有效性;

  • 现行过程控制,将"预防措施"替换为"失效原因(FC)的现有预防控制(PC)";

  • 现行过程控制,"探测措施"将被"探测失效原因(FC)"或"故障模式(FM)的现行探测控制"取代;

  • "探测措施"替换为"FC或FM探测措施";

  • 探测度现在基于三个因素:探测方法成熟度、探测机会和探测能力;

  • "RPN"替换为PFMEA"行动优先权(AP)",根据AP高、中、低水平确定行动优先级。


第六步,优化

DFMEA:"建议措施"被"预防措施"和"探测措施"取代。添加了列:"状态"(计划、决策、实施待定、已完成、已放弃)和通过指向证据而采取的操作。
PFMEA:"建议措施"被"预防措施"和"探测措施"取代。添加了列:"状态"(计划、决策、实施待定、已完成、已放弃)和通过指向证据而采取的操作、特殊特性和备注。

第七步,结果文件化

D/PFMEA的结果文件需要向管理层和客户报告内部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