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尖顶距(TAD)及概念的提出

 百度见贤思齐 2019-05-18

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中,拉力螺钉从股骨头的切出(cutout)约占并发症的3/4。如何评价拉力螺钉在股骨头内位置的优劣,就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专辑中,我们邀请到李双博士、张世民教授,以专题形式,通过系列文章,向大家介绍「尖顶距和股距尖顶距」的概念、临床应用、数值范围和争议等。今天是第一部分——尖顶距(TAD)及概念的提出。

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优选手术内固定治疗。采用内固定器械牢固的将头颈骨块与股骨干连接起来,有利于早期负重和骨折愈合,但手术内固定的失败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早期报道的器械失败率曾高达8%-23%,目前多在1%-5%之间,通常是内植物从股骨头切出、穿透、疲劳断裂、内植物分离等。

其中,拉力螺钉从股骨头的切出(cutout)约占并发症的3/4。如何评价拉力螺钉在股骨头内位置的优劣,就成为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今天就来谈一下评价拉力螺钉在股骨头内位置优劣的方法,以及尖顶距(tip-apex distance, TAD)概念的提出。


 拉力螺钉在股骨头内位置的描述方法


为了科学评价拉力螺钉在股骨头内位置的优劣,许多医生提出了各自的描述和测量方法。

  • 定性和定量方法

1959年,Cleveland提出了九宫格分区法,分别纪录拉力螺钉尖在正位片的位置「上中下」和侧位片的位置「前中后」(图1)。1992年,Parker提出了描述拉力螺钉位置的正侧位比值法(图2)。前者为描述钉尖位置的定性研究,后者为半定量研究,但不能判断钉尖打入的深度。

▲ 图1 Cleveland的描述拉力螺钉在股骨头内位置的九宫格法

▲ 图2 Parker比例法,分别计算正侧位的AB/AC的百分比

  • TAD

1995年,Baumgaertner等首次提出尖顶距(tip apex distance, TAD)概念,指出TAD值<25 mm时,拉力螺钉向上切出股骨头(cutout)的风险最小。自TAD概念提出后,该观点被广泛接受,并在临床上得到很好的验证。

2009年,Haidukewych在美国骨与关节外科杂志(JBJS)发表手术教程,详细介绍了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的10个手术技巧,将TAD的重要性排在第一位。

TAD是以侧板系统的拉力螺钉(DHS)为基础提出的。后续的临床研究发现,TAD同样也适用于头髓钉系统和螺旋刀片这一新型内固定器械。

  • Cal-TAD

但是,临床也发现,TAD是以股骨头中心顶点为测量基准的,没有考虑前后、上下方向的数值含义,不能解释螺钉偏下导致TAD>25mm但稳定性更好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 2012年,Kuzyk等对TAD提出改良,介绍了「股距尖顶距」(calcar referenced tip-apex distance,Cal-TAD)的概念。

尖顶距和股距尖顶距在国内也开始得到关注和重视。2007年,国内李双等对尖顶距的概念进行综述;2016年,又介绍了股距尖顶距的概念。


TAD概念的提出


  • 影响骨折治疗效果的因素

1980年,Kaufer提出影响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5个关键因素,即骨骼质量(骨质疏松程度)、骨折类型(粉碎程度)、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类型和内固定安放位置。对骨科医生而言,前两者无法控制,但是后面3个因素是能够控制且应努力追求完美的。

  • TAD的概念

为了判断内植物在股骨头内的位置、预测螺钉切出的几率,1995年,Baumgaertner等提出TAD的概念:

——即,术后即刻X线片正、侧位上,测量拉力螺钉尖(tip)至股骨头-颈中轴线与股骨头关节面交界顶点(Apex)的距离之和,以毫米为单位并校正放大系数(图3)。

▲ 图3 TAD的测量与计算:

  • TAD的测量

——正位片TAD的测量

XAP指在正位X线片上所测的从拉力螺钉尖到股骨头顶点的距离

Dtrue为拉力螺钉的真实直径

DAP指在正位X线片上所测拉力螺钉直径

Dtrue/DAP即正位X线片上需校正的放大倍数

——侧位片TAD的测量

XLat指在侧位X线片上所测的从拉力螺钉尖到股骨头顶点的距离

DLat指在侧位X线片上所测拉力螺钉直径

Dtrue/DLat即侧位X线片上需校正的放大倍数。

  • TAD的应用和研究

Baumgaertner等将TAD应用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发现:

——TAD>30mm时,有27%的几率发生螺钉切出;

——25mm<TAD<30mm时,有2%的几率切出;

——TAD<25 mm的切出几率为0。

据此他们认为,TAD<25mm才能避免拉力螺钉切出,并强调拉力螺钉在正、侧位均位于正中并打入最深才安全可靠。

随后,Baumgaertner报告了外科医生在接受TAD概念后的一项前瞻性研究:

——实验组11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TAD<25 mm,无一例患者发生螺钉切出;

——对照组198例中有16例患者因TAD>25 mm而螺钉切出。

  • 术中应用

由于TAD是在术后即刻X线片上测量所得,术中如何应用这一理论呢?

——Baumgaertner提出,在股骨头正位和侧位片上,只要导针尖到股骨头表面的距离小于l-1.5倍的导针螺纹长度,TAD将小于25mm。

参考文献:

[1] Stern R,Lubbeke A, Suva D, et al. Prospective randomised study comparing screw versus helical blade in the treatment of low-energy trochanteric fractures. Int Orthop, 2011, 35(12): 1855-1861.

[2] Cleveland M, Bosworth DM, Thompson FR, et al. A ten-year analysis of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femur. J Bone Joint Surg Am, 1959, 41-A: 1399-1408.

[3] Parker MJ. Cutting-out of the dynamic hip screw related to its position. J Bone Joint Surg Br, 1992, 74 (4): 625.  

[4] Baumgaertner MR, Curtin SL, Lindskog DM, et al. The value of the tip-apex distance inpredicting failure of fixation of peri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hip. J Bone Joint Surg Am, 1995, 77(7): 1058-1064.

[5] Haidukewych GJ.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ten tips to improve results. J Bone Joint Surg Am, 2009, 91(3): 712-719.

[6] Kuzyk PR, Zdero R, Shah S, et al. Femoral head lag screw position for cephalomedullary nails: a biomechanical analysis[J]. J Orthop Trauma, 2012, 26(7): 414-421.

[7] 李双,王栋,张世民. 尖顶距与股骨头内拉力螺钉切出的研究进展.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7, 15(19): 1484-1488.

[8] 李双,张立智,张世民. 尖顶距与股距尖顶距的研究进展.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16, 18(8): 733-736.

[9] Kaufer H. Mechanics of the treatment of hip injuries. Clin Orthop Relat Res, 1980,146: 53-61.

[10] Baumgaertner MR, Solberg BD. Awareness of tip-apex distance reduces failure of fixation of 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the hip. J Bone Joint Surg Br, 1997, 79(6): 969-971. 

—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