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韦应物作《调笑令·胡马》,是感慨将士悲苦,还是讽刺北胡难灭?

 古稀老人赵 2019-05-18

韦应物作《调笑令·胡马》,是感慨将士悲苦,还是讽刺北胡难灭?

犹记少年时候,母亲常常把我抱在腿上,为我读诗词,其中就有一首《调笑令·胡马》因为字句简单,被小时候的我一不小心记住了。

今日再读此词,感触却殊异,也难怪古人说温故而知新了。唐代有大小李杜,其他诗词作家也大都被这些大家的光华所掩,然若细细品味韦应物这首《调笑令·胡马》,当知此词虽简单,意趣却无穷。且随我一起来再次品读一下这首词吧!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跑沙跑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词意简单明了,画面感十分强烈。每当读到这首词,就好像跨越了千年岁月,听到了一位老者正在望着迷茫的胡马,抚须感叹:

胡马啊胡马,你怎么被远放到了这燕支山下啊。这燕支山环境这么恶劣,不是黄沙满天飞就是茫茫雪一片,看看啊,就算你再强健,刨沙刨雪,都是你内心无比急躁的体现,你的心并不如你看起来那么强健啊!听听看,你嘶鸣着,却没有应和者,你就像是离群的孤雁,东西南北寻遍,你的目的地到底在哪儿呀?

你迷路了,你迷茫了,你看到野草无穷无尽掩盖了你的道路,又看到暮日已经西垂。是孤独吗?是迷茫吗?还是时光易逝的沉痛呢?

如果仅仅是把韦应物的《调笑令·胡马》当作一幅草原骏马图来欣赏,显然是埋没了这首词的。词是为了寄情,词中有画也是为了抒情。

词虽然着墨无多,却生动逼真,而且比之戴叔伦同一词牌名下的词,显然,意境并不是完全悲苦低沉的。韦词虽然从侧面暗示了边塞的严酷,却悲凉中不失雄浑,算是别具一格的。

韦应物作此词时间尚不可考,但就以韦应物生活在唐代来看,他作词显然也汲取了唐代大国文化的精华。此词虽然简单易懂,却浑朴苍茫地写出了草原的辽阔、旷远,气象开阔。

韦应物这首词的意味历来就引许多文人探究。当然,正所谓“诗无达诂”,此词原本就耐人寻味,世人赋予它多种多样的解释也是自然而然的。

其中,尤有两种解释赞同者甚多。一说是曹锡彤之“此笑北胡难灭之词”,一说是此词乃韦应物感念戍边将士生活悲苦。

联系韦应物一生性格,可知他是积极用世之人,他一生忧国忧民。但是,就在韦应物晚年解职之后,北胡入侵大宋,到了燕支山下。若此词作于韦应物解职之后,说韦应物作此词讽刺北胡难灭是有道理的。

唐朝疆域辽阔,当时为管理边地事务,很多士兵驻扎在边地,不但不能归乡见亲,边地战事不断生活还十分悲苦。说韦应物此词用马来象征戍边士兵,描写戍边将士迷茫、孤独,抒发词人深切的同情,也是有道理的。

而小编自己,曾经一度觉得韦应物也有悲己之情的流露。想来,此词很可能作于晚年之时,国家被北胡侵犯,士兵在流血牺牲,百姓在受苦受难,已经解职的韦应物心中也是无奈孤独而又迷茫。而且,岁月流逝,人已暮年,这种痛这种烦躁和词中胡马之痛之烦躁也是一样的。

在唐朝时期,很多诗人都写过边塞诗,而其中大多数并没有到过边塞。他们靠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他们心中或寂寥或肃杀或壮丽的边塞景象。葡萄美酒夜光杯是边塞吗?是,也不是。也有亲自到边塞的,所言更加真实,也更加感人,可是,孤烟直、落日圆就是边塞吗?是,也许也不是。

韦词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边塞诗,却写出了边塞诗的情。为什么要写胡马呢?也许因为胡马是品种优良的马,也许因为北胡入侵大宋,胡马是北胡特有的马,也许都不是,只是词人想要用这种强健的马,这种生于草原长在草原的优秀的马来比喻那些英勇的戍边将士又或者那些不死心的胡人吧!

古人有“老马识途”之说,在韦应物的词中,一匹品种优良的胡马却迷了路,它真的是迷路了吗?还是它根本就找不到心之所向呢?它又为什么会找不到心中的目的地呢?其意图着实耐人寻味啊!

韦应物这首词是深可玩味的,也难怪近藤元粹:圆活自在,可谓笔端有舌。你们觉得,韦应物作《调笑令·胡马》意旨何在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