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8年腾讯生死关头,马化腾的灵魂提问...

 大小牛88 2019-05-18
1998年腾讯生死关头,马化腾的灵魂提问?
1998 年,马化腾和张志东等5人创立了腾讯,99 年他们参照以色列即时通讯软件 ICQ ,搞了个 OICQ,也就是后来的 QQ 。当时市场上有一大波同类通讯软件:PICQ、TICQ、新浪寻呼、雅虎即时通等等。和这些相比,腾讯没钱没人,眼看就要淘汰出局了。
情急之下,马化腾魔障了,一个人自言自语。突然问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上帝,用户们都在哪里上网?”
正是这个问题,拯救了腾讯。ICQ 原先欧美于流行,由于经济发达,大家都用自己的电脑上网。所以在ICQ 最初的设计中,所有用户信息都被储蓄在个人电脑里,包括“聊天记录、朋友列表等”。但在中国就出现了大问题,当时中国个人电脑并不普及,大家想上网,只能去网吧,你不可能每一次都用到同一台电脑。只要你用不同的电脑用ICQ汉化版,你昨天加的好友就全部丢失。因此不少人在网上遇到了聊得来的人,都会马上把对方号码记下来,下次去网吧还得再加一遍,非常痛苦。
马化腾随口一问,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痛点。他和团队达成共识,决定改造 OICQ,把聊天内容和朋友列表都放在服务器上。这样一来,用户无论在哪上网聊天,都能立刻看到以前加的好友。马化腾这惊天一问,使OICQ 一下子突出重为,上线仅9 个月,用户就突破百万,火了。到了 2000 年,更名为QQ,一统江湖,成为即时通讯软件中的霸主。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选择性注意力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人类大脑如果将意识聚焦于某事物时,其他信息将难以进入”。也就是说,人的意识能够受到提问的控制。优质的提问,可以引发反思和行动。苏格拉底有句名言:“不经反思的人生,不值得过”。提问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我们内心思考着什么问题,就会牵引着我们走向什么方向。正是这些内心的提问,控制了我们的行动。我们向自己提问,进行反思,获得答案,引发行动,产生效果,循环往复。很多人对如何切实、有效地提出关键问题感到茫然,知道很重要,但不知如何下手。美国杰出经济学教授尼尔·布朗与斯图尔特·基利合著,流行30年,再版十次的思维领域名著《学会提问》,出色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传授批判性的提问技能“。通过刻意练习这些批判性思维的提问,即可以巩固我们不断增长的知识,还有助于更好地发现世界万物的运行规律,教会我们怎样使世界变得更美好。本文主要包含如下四个主题:
1/4、“学会提问”,「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源泉」
2/4、为什么说“学会提问”比得到答案更重要?
3/4、真正厉害的人,是怎么透过现象看本质的?
4/4、提问提的好,人类多思考?“学会提问”是面对AI的最好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