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再发声:味精是安全可靠的
或许是民间对于味精的误解实在是太深了,连央视老大哥也看不下去了,做出调查为鸡精平反。其中解答了老百姓疑惑最深的问题:很多人认为味精颗粒是透明的,就像是化学合成的,化学合成的肯定不如纯天然的,应该不利于身体健康吧。其实,生产味精的原料通俗的讲就是小麦玉米等淀粉,经过微生物发酵后,经过一系列的提取过程,产生的一种氨基酸,叫谷氨酸,谷氨酸与钠结合形成谷氨酸钠(也就是味精),就有了“鲜味”。我们通过了解它的生产过程就可以看出其中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化学合成”成分的加入,如果大家对鸡精的误解是因为它的形状色泽等,那么,为什么大家不会质疑白砂糖呢?盐呢?甚至是白酒呢?

再说,有人说,味精加热到120度后会产生焦谷氨酸钠,这会致癌的。能说出这样话的人,我们不得不佩服其化学学的不错。但事实上,并没有证据表明焦谷氨酸钠有毒,只是过早的放味精会导致其鲜味的丧失,因此商家在使用说明上说了一句出锅时放味精味更鲜,只可惜这句善意的提醒反倒为自己惹了麻烦。
1959 年,美国的 FDA 把味精归入食品分类中最安全的一般认为无害(GRAS)一类;
1987 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把味精归入最安全的类别;

鸡精比味精更健康?
虽然很多人害怕食用味精,但竟然喜欢食用鸡精,除了商家的宣传,小编觉得更多的在于其形态是不透明的颗粒状,名字里又有“鸡”,想当然的认为是鸡汤里提取出来的东西。其实,鸡精的主要成分就是味精,也就是说味精的成分比较单一,鸡精是在味精的基础上添加了其它食品添加剂后,味道更丰富了而已,但主要成分还是味精啊。

鸡精配料表
不过即便如此,毕竟味精(谷氨酸钠)也含有钠啊,3勺味精就相当于1勺盐的含钠量了,也就是说吃味精差不多等同于吃盐,吃太多了对于血压控制不好的人还是很不利的(作为调味用的,估计人们不会太大量的使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