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前沿。这是【零基础学会计教程】的第十一篇,教程所有篇章全部免费,有不清楚或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关注、私信咨询! 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国际通用的记账方法,也是我国法定的记账方法。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核算。 借贷记账法是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 “借”和“贷”只是一个记账符号,跟我们说的X和Y想赋予的特定意义相同,这里的“借”和“贷”是表示会计科目的或增或减。 1. 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 账户登记金额的地方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左借右贷是固定的方向。 一项经济业务的增加额和减少额要分别登记在或借或贷的两个不同方向上。于是,账户结构就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简称:借增贷减。 另一类是: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简称:借减贷增。 我们还看上面的“库存现金日记账”,借和贷分布在左右两个部分,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增加额和减少额不能写在同一个方向上,另外余额处也是有借贷之分的,余额前的位置标明了借和贷,指的就是余额的借贷方向。 2、T型账户:上面这个账户看上去是不是有些复杂呢?为了方便学习和理解,我们会用一个简化的T形账户来代替,那什么是T形账户呢?就是一个大写的字母T。 我们要在横线的上方写上账户名称,也就是会计科目。 竖线将账户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左借右贷为固定的方向,大家务必要牢记,在登记金额的时候,我们要将本期发生额登记在T型账户的借方或者是贷方(与上节学的复式记账法对应)。 再重点强调一下,增加额和减少额,一定要分别登记在两个不同的方向,在期末的时候我们要计算余额,为了区分发生额和余额,我们要在发生额的下方画一条横线,在横线的下方登记余额。 3、T型账户的实际应用。 下面,我们来实践一下如何使用简化的T型账户,还以“库存现金日记账”为例,在横线的上方,要写上账户名称库存现金,再着重强调,左借右贷是固定的方向,所有的账户都是这样的。 余额为1000元,在梯形账户中我们也要在借方登记1000元,在期初余额登记完毕之后,我们要在下方画一条横线以示区分。 本期增加额为6000元,在借方,我们也要在T型账户中的借方登记6000元,本期减少额为4000元在贷方,我们也要在T型账户中的贷方登记4000元,最后计算期末余额,我们要再画一条横线是区分,期末余额3000元。所以在T型账户中,我们也要在借方登记3000元,账户就登记完成了,看上去是不是感觉结构更加简捷,运算也更为方便了呢? T型账户我们在后面会频繁的使用,请大家务必要掌握,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库存现金这个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 4、借、贷标记的确认。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账户都是这样的呢?这取决于账户的分类,帐户分为五大类: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分别来学习每一类的账户结构。(切记不要深究:为什么是借减贷加,或者是借加贷减,就是这样规定的,记住就可以了。) A、第一类资产类,大部分资产类账户,比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等,它们的结构为借增贷减期,期末如果有余额,余额一般在借方,也就是增加额的一方。 B、第二类,负债类的帐户,比如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它们的结构为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也就是借减贷增,期末如果有余额,余额一般在贷方,也就是在增加额的一方。 C、第三类,所有者权益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比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等,它们的结构为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增加额,它的账户结构和负债类的相同,也是借减贷增,期末如果有余额,余额一般在贷方,也就是在增加额的一方。 D、第四类成本类账户,比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等,它们的结构为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与资产类的账户结构相同,也是借增贷减,期末如果有余额一般是在借方,也就是在增加额的一方。 E、第五类,损益类有些特殊,它分为损类和异类。 损类账户比如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等,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同,也是借增贷减,注意,损类账户期末无余额。 益类账户比如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等,它们的结构和损类账户正好相反,借方登记减少额,贷方登记 增加额,也就是借减贷增,注意,益类账户期末也没有余额。 5、损益类月末的结转。为什么损益账户,期末都没有余额呢,那是因为,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之后(每个月),我们要将所有损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转到本年利润账户当中,用以计算当期的利润,所以期末在损益类账户结转完余额之后,无余额。 6、基本账户借、贷的关联:基本的账户结构我们就学完了,虽然只有这两种结构,但是我们要将它们和具体的账户对应起来却非常容易混淆,那么我们要怎么来记忆呢?在学习会计等式的时候我特别强调过,同学们一定要把这个关系的等式背下来: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这个等式是由会计要素构成的,等号将这个等式分为左右两个部分,首先我们来看等式的左边,资产这个会计要素,它所对应的是资产类的账户,费用类账户,它所对应的是成本类帐户和损益类中损类账户。 等式左边涉及到的这三类账户都是一个结构:借增贷减。为什么要这样来对应呢?是因为账户是根据科目设置的,在学习会计科目的时候,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我们详细的了解过。 等式右边涉及到的这三类账户也都是一个结构:借减贷增。等式的右边,负债这个会计要素所对应的是负债类的账户,所有者权益这个要素它所对应的是所有者权益类的账户,收入这个会计要素,它所对应的是损益类账户中的益类账户。 综上所述,等式左边对应的账户结构为借增贷减,等式右边对应的账户为借减贷增,这样是不是感觉账户结构就好记多了呢? 7、特殊账户结构。以上是基本的账户结构,请同志们务必要牢记,除了基本的帐户结构以外,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两类特殊的账户。 第一类叫备抵账户,备抵账户虽然也是属于资产类,但是他的账户结构和一般的资产类账户结构相反,一般资产类账户是借增贷减,而备抵账户的结构为借减贷增,以后我们会学到的备抵账户有: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等等。 第二类特殊的账户叫做计价对比账户,计价对比账户的借方和贷方不是用来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而是用来登记两种不同类型的计价,再通过对比计算,以此来确定经济业务的成果,这类账户有:本年利润、固定资产清理、材料采购等等,关于这两类特殊的账户,后面涉及到再具体了解。下面这外图表是不是一定要记住呢? 8. 借贷记账法下的记账规则 借贷记账法必须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中进行记录,如果将发生额记入一个账户借方的同时,也要将同等金额,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反之,如果将发生额记入一个账户贷方的同时,也要将同等金额,记入另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登记完毕之后,借贷双方的金额合计数必然相等。如果不等,则表明记账有错误。 这节内容比较多,对初学者理解起来也比较难,说实话,学会计这是最难的一节,这节知识全部掌握了,后面内容就没有能难得住你的了,我在这里恭喜大家了,一遍没理解也不要急,多看几遍,肯定能学会,不明白的地方欢迎咨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