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学名:Prunus salicina 别名:山李子,嘉应子 蔷薇科李属,落叶乔木 前两天,我摘了两枝李花回家。在电梯里遇到一年轻女邻居,好奇问:“这是什么花?” 知道是李花后,她摇摇头,“没见过,不认识...” 这是真的:我们大概都吃过很多李子,但不见得就认识李花。 在百花争艳的蔷薇之春,李花通常是不太引人注目的那一只。提起它,通常是与桃花并列,比如桃李芳菲;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城中桃李愁风雨等等。 讲真,凭李花的颜值与内涵,就不能申请一次单独上线的机会么? 至少,在植物上瘾者的世界里,答案是绝对的肯定。 李花白色5瓣,花比较小朵,直径通常2厘米左右。有长花梗,萼片不反折;全株通常光滑无毛。有浓郁的苦杏仁清香。 花较小,先端无缺口,花药黄色 花梗长 萼绿色,不反折 植物志上说,李花通常3朵簇生,不尽然。3朵、2朵甚至1朵都是有的。 标准的3朵簇生 2朵或单生也常见 李花确实不及它的蔷薇科诸姐妹开时那般耀眼夺目。它是小清新,整棵树上白花小而多,与嫩绿的新叶水乳交融,花簇并不显得格外夺目。然而,点点细密的绿白交织在一起,自有一种小家碧玉的温婉可人。 花叶细密交融 单株的李花虽常被忽视,整个山头遍植却声势惊人。重庆近郊的统景印盒村便以万亩李花海著称,每到春三月,到这里赏雪白如海的李花,是重庆人乐此不疲的赏心乐事之一。 跟同样白色的梅花相比,李花有花梗,而梅花是贴生于枝干的。而且,梅花是蔷薇科里最早开花的,李花的花期要晚很多。 白梅,无花梗 跟同样有花梗的白色樱花相比,樱花花瓣先端有豁口,李花没有。这两种的树干纹理也明显不同,樱花树上有一张张的“小嘴”,李树的树皮则更像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 山樱花,花瓣上有个缺 李树的树干看上去很沧桑 跟同样有花梗的白色梨花相比,梨花的花药是红色的,李花的花药是黄色的。 李树的叶子,也很有辨识度。它的小叶修长,形似柳叶,边缘有细齿。它的种加词salicina意思就是“似柳叶的”;属名Prunus来自拉丁词根prunum,梅或李。 叶似柳 当然,比起花来,我们无比熟悉它的果实小李子。李是重要的温带果树之一,我国各省及世界各地均有栽培,品种繁多。 新鲜李子不宜一次吃太多,从小老辈们就口传心授,“桃养人,杏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古书有确有相关记载,孙思邈说“不可多食,令人虚”;《滇南本草》中记载,“不可多食,损伤脾胃”。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指李性凉,一次不要吃太多的意思。 李子做成果脯后,具有很强大的开胃助消化功能。广东有一种“嘉应子”,以前在广州时我常买来当零食吃,却现在才知道,嘉应子,就是李子的别名。 有一回老姐回国探亲,带回几包米国李脯,个头则要大得多,果肉厚实,紫黑色,英语叫PLUM,也叫黑布李。全家人尝过以后,意外地发现,这货润肠通便的功能,简直比麻仁丸还要强劲。 ![]() 产地: 产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陕西、甘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和台湾。 文章与植物图片(除注明出处外)均为作者原创 |
|
来自: zhengjinbb1981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