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服务,被视为财务的“工业化革命”,是财务不断标准化、专业化、流程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过程。 常见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通常设立在集团财务部,承担了企业或集团内部大多数分子公司、分支机构的财务基础业务,业务范围集中于发生频繁且易标准化的财务核算流程,包括费用报销、采购到付款、订单到收款、存货到成本、固定资产核算、总账到报表、会计档案管理,以及资金结算、发票管理、纳税申报等财务流程,在此基础上逐步从核算共享向资金共享、税务共享一体化方向发展。财务共享服务的业务标准化程度高、运营管理体系规范,期望能够释放更多人力从事更高附加值的工作,促进财务转型。 建立财务共享系统的目的 企业为什么需要建立财务共享系统?理想的财务共享系统是什么?通常来说,企业建立财务共享系统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部分业务缺乏数据支持,业务财务数据不一致。因此,需要将共同的、重复流程集中到共享服务中心,采用统一的、标准的核算和报告流程,确保财务信息及时、准确、完整,确保财务、业务数据的一致性。 二是部门间数据共享度较差,财务的核算能力与企业发展之间有差距,难以对高层决策提供支撑。因此,需要建立共享平台,提升共享技术及相关设施,在提高财务工作效率的同时,确保业务、财务数据共享、数据一致,提升决策支持,推动财务转型。 三是核算人员占比高,支持战略与决策财务人员少,甚至个别核算人员跟不上业务发展,技能需要提升。因此,需要通过核算人员集中、财务操作的集中,做到有效调配人员结构,有效分配资源和资源共享,消除功能重复,加强财务控制,管控业务经营过程中的风险。 以上就是目前多数企业建立财务共享系统的原动力,这使其在核算标准化、效率提升、财务转型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 尚需改进与提升 在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氛围中,在区域性自贸区和非对抗性竞争市场环境下,企业家们会发现,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市场,企业面临新时代新经济的竞争,部分企业呈现出创新不足、盈利下降等方面的劣势。因此,财务共享系统的建设,尚需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在资源共享、决策支持、重大风险防范、强化战略、打造执行力,以及改进战略、投资和运营效率及目标等方面尚需改进与提升。 一是资源共享,提供决策支持。企业在经济结构破旧立新的过程中,要梳理、优化调整业务结构,推动主要业务向经济命脉、优势领域、民生领域集中,增强企业盈利能力和持续性的收入增长。 二是财务共享系统须抓住资金血脉,集聚各方资金,运行共享资金平台,利用新的融资渠道提升资金运营效率。在实际运作上,瞄准重点问题和关键环节,为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子弹”。 三是实现对子公司的管控,防范重大风险。包括在共享平台有效管控子公司项目运作、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收入的质量、成本费用的真实性、是否存在潜在财务舞弊等。 四是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过程中,帮助企业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战略,以及在战略的引领下系统地打造执行战略的能力。因此,财务共享系统必须能够帮助强化战略、打造执行力。 理想的财务共享系统,不但能够实现财务资源的共享,而且能够预防重大重要的财务风险,尤其是财务舞弊,还能够在企业战略引领下,将战略转化为运营行动和财务目标,运用共享平台监测,改进战略、投资和运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绩效目标和战略目标。否则,假如陷入共享“核算、报账”的陷阱,决策层可能会质疑财务团队的能力和财务共享的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