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尔(Raphael)在罗马期间,以每三到四年装饰完一个房间的速度装饰完成了时任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宅邸“四个房间”的室内壁画。这些壁画记录了拉斐尔风格的演变,展示了他的成长之路,是后世了解拉斐尔艺术风格的最佳窗口,学术上俗称为“拉斐尔的四个房间”,即签字大厅、艾略多罗室、火灾室、君士坦丁大厅。今天我们先来看看“君士坦丁大厅”内拉斐尔的湿壁画。君士坦丁大厅中的湿壁画是拉斐尔的学生根据拉斐尔的画稿绘制的,主要描述的是与君士坦丁一世有关的故事,一共四幅: 第一幅《十字架的显圣》 画面描绘的是公元312年10月,君士坦丁一世在米尔维安桥战役前梦见天空中出现十字架和一句拉丁文“你将克敌制胜”,上帝指示他将十字架标志涂在士兵盾牌上,并保佑他的军队取胜。胜利后他皈依了基督教,也彻底改变了基督教的命运。 《十字架显圣》 Vision of the Cross,1520-24 Fresco Stanza di Constantino 《十字架显圣》(局部)
第二幅《米尔维奥桥的战役》 这是君士坦丁大厅中最为震撼的一幅壁画。在君士坦丁一世及其英勇骑兵的铁蹄下,马克森提乌斯的军队溃不成军,在后退中跌入台伯河中。这幅画中,既有达·芬奇《安吉里之战》中战士骑在马上厮杀的场景,也有米开朗基罗《卡西纳之战》里河水中搏斗的场面。 《米尔维奥桥的战役》 The Battle at Pons Milvius,1520-24 Fresco Stanza di Constantino 《米尔维奥桥的战役》(局部) 第三幅《君士坦丁的洗礼》 这幅湿壁画表现的是教宗为君士坦丁一世洗礼的场景。赤身的君士坦丁一世跪在头戴三重冠冕的教宗前接受洗礼。这个场景显然是虚构的,因为三重冠是十二世纪末的教宗英诺森三世才确定使用的,而君士坦丁一世是四世纪的人,二者相差八百多年。 《君士坦丁的洗礼》 The Baptism of Constantine,1520-24 Fresco Stanza di Constantino 第四幅《查理曼的加冕礼》 这幅湿壁画表现的是君士坦丁一世将罗马城的统治权交给教宗,自己在东方建立新罗马的故事。罗马教廷为了给自己的统治找个正当的说法,在八世纪时伪造了臭名昭著的“君士坦丁献土”文件。该文件声称君士坦丁一世活着的时候签署了一份声明,将罗马城以及帝国的西部奉献给当时的教宗西尔维斯特统治,而他自己则退到希腊旧城拜占庭建立新都,整个罗马帝国包括帝国皇帝都是臣属于罗马教宗的。 《查理曼的加冕礼》
与墙上的壁画不同,天顶画并非拉斐尔或其学生所做,而是由出生于帕勒莫的画家洛瑞提所作。因与拉斐尔无关,此处不再赘述。 |
|
来自: 和心灵对话 > 《西方美术史-张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