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老中医)补肝肾益气血,祛风通络治强脊方

 平淡如水kjlwnw 2019-05-19

     曹贻训,男,1936年生,山东龙ロ人。1965年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医疗系,师从于全国著名骨科专家梁铁民先生和山东名老骨伤专家杨锡嘏。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骨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正骨》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委员,曾任山东中医学院(现为山东中医药大学)骨伤系主任,山东省高级卫生技术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擅长颈、肩、腰、腿痛,骨坏死,强直性柱炎,骨慢性感染等疾病的诊治。共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编和参编的学术著作、教材有《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临床正骨学》《实用中医保健学》《英汉中医临床概论》《英汉中医临床大全》《中医正骨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骨伤科学》等十10余部。

     强直性脊柱炎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最常见的疾病,在青壮年男性中最常见,主要能状为腰背部僵硬疼痛和非对称性下肢关节肿痛,致残率很高。本病在祖国医学“肾痹”“骨痹”“顽痹”“历节风”“腰痛”等范畴。《黄帝内经》云:曹师在强直性脊桂炎的诊治方面有多年临痹者,尻以代踵,脊以代头验,注重扶正法邪、标本兼顾的治疗原则,以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作为治疗性脊柱炎的根本大法,以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作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重要手段.

ー、病因病机
根据中医的传统经典理论及临床经验,曹师认为本病先天禀赋不足,腎督亏虚为内在原因,《医学衷中参西录》说:“凡人之腰痛,皆脊梁处作痛,此实督脉主之……肾虚者,其督脉必虚,是以腰疼。”风、寒、湿热、跌扑療是外在诱因,《素问・痹论》:“风温寒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证治准绳》论腰胯疼说:“若因伤于寒湿,流注经络,结滞骨节。气血不和,而致腰胯脊疼痛。”根据本病发展过程将疾病分三期。在疾病初期,几乎所有的强直性脊柱炎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潮、受凉病史,他们或久居潮湿住所,或过度使用空调、电扇,或大汗后以冷水冲凉,机体感受风、寒、湿等邪气。但有此经历者不都患有该病,提示其发病与体质有关。因此,外邪内侵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诱因,性正气亏虚是其重要发病内因。随着病情逐渐发展,进入疾病中期,此时邪气与正气皆盛,正邪交争较剧。疾病缠绵不愈,逐渐导致正气亏损,发展至后期而至肾柱虚督空,以正气亏虚表现为主。现代医学认为强直性脊柱炎与遗传、慢性感染、自身免疫功能素乱和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特别是遗传因素与该病的关系尤为密切,说明此类人群在先天禀赋方面与正常人群存在差异。

1.先天不足“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后天之精气也必因之虚衰。后天失养,正气不足,卫外不固。肾之先天精气不足致使本病的发病,与西医学强调该病与遗传因素有关相一致。
2.肾督亏虚《灵枢・五癃津液别论》云:“虚,故腰背痛而胫酸。”肾气亏虚,督脉亦亏虚,致卫阳不固,易感外邪。至虛之处,必是客邪之所。
3.外感邪气风、寒、湿热等外邪乘虚内侵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外因。邪气先侵入外表,继而直中伏脊之脉,气血凝滞,筋骨不利以致拘挛菱弱不用,终致本病。

二、辨证分型
强直性脊柱炎早期以实证为主,表现为风、寒、湿、热、瘵相夹杂,晚期则以虚证为主,表现为虚实夹杂。为便于临床应用,分为以下3型:
1.风、塞、湿痹型腰膝酸痛,痛无定处,腰脊强直,俯仰困难,兼恶风、畏寒肢冷,遇寒痛剧,得热痛减,大便质稀,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2.湿热療滞型腰骶疼痛剧烈,难以俯仰坐立,痛处灼热,或伴膝、踝肘关节肿痛,发热,口苦咽干,多汗,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热痛,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本型多有体温升高,发热等表现。
3.肝肾亏损型腰背僵硬,活动不利,晨起尤甚,痛势隐隐,伴少气乏力,胸闷心悸,腰膝酸软,便干或溏,舌红少,脉沉细数。根据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特点和临床表现,曹老结合临床经验总结认为外邪内侵是该病的发病诱因,正气亏虚是发病的重要内因。该病具有本虚标实的临床特征,肝肾亏损是其重要病机转归。遂总结出本病应以祛邪通痹、益肾养血为
治疗大法,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固其本,祛风散寒、活血通络、行痹止痛治其标,标本兼顾,共奏奇效。

附:秘验方介绍(尪痹汤)
【组成】独活9g桑寄生15g青风藤15g络石藤15g千年健9g全蝎g痛地龙9g延胡索9g葛根15g白芍15g当归15g生黄芪20g川芎10g川续断15g狗15g补骨脂15g老鹊草15g学参杜仲15g威灵仙15g甘草6g
功效】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强直性脊柱炎,症见腰背僵硬,痛无定处,活动不利,俯仰困难,恶风,段寒肢冷,少气乏力,腰膝酸软等。
【用法】水煎服,毎日1剂,30剂为1个疗程。

【方解】痹汤以独活、寄生、桂枝、青风藤、络石藤、千年健、老鹳草为君药,可祛风散寒、舒筋活络、通阳行痹。全蝎、地龙为搜剔别之品,可经均之療,使瘀闭开通,经络通畅;延胡素理气止痛;葛根不但为督脉引经之品,面且配以白芍、甘草解肌止痛,诸药共为臣药。又佐以狗脊、续断、补骨脂磁补肾生黄芪、当归、白芍、川芎益气养血。甘草调和诸药。
加减】对于风、寒、湿痹型患者,加穿山龙以增强舒筋活络之效,加白芥子、桂枝以温通经阳,祛风胜湿;对于热瘀滯型患者,加入双花、蒲公英、板蓝根以清热解毒,青蒿、知母、秦艽以清退虚热,黄柏、土茯苓以燥湿解毒,丹皮以清热凉血滋阴,对于肝肾亏损型患者,加入枸杞、熟地、整甲以奏滋补肝肾之功
点评】综观全方,具有补肝肾、益气血、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止痛之功,攻补兼施,寓补于通,祛邪而不伤正,令气旺血行、肝肾充实、筋骨强健痹阻诸证自然迎刃而解。
                                                                    (王英杰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