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家风,正人格,淳风俗

 刘沟村图书馆 2019-05-19
只有家风家教真正做到位了,家庭才能成为一个培育健康人格的场所,进而真正成为社会的良性细胞,很多社会问题也就无从产生从而得以避免。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今天亲子两代间的“代沟”正在日益拉大,如何塑造良好家风、培育优秀子女,成了许多年轻父母的一块心病。那么,传统家风家教对于今天的家庭教育有何启发?当下的家风传承与建设又面临着怎样的难题?传统家风的核心精神如何才能与当代社会的精神气质相契合?《中国青年》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张之锋教授。

传统家风家教:“童蒙养正”与人格教育

《中国青年》: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中,为什么如此强调家风家教?

张之锋: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极为重视礼乐教化的社会,家庭又是最自然和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所以,礼乐教化的重点就落实在家文化的建设上。而一个人一生的总体人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脱离他早年家庭环境的潜在影响,所以,针对儿童的童蒙教育又成为家教的核心和重点。

童蒙教育的总原则就是“养正”两个字,古人称之为“童蒙养正”。《易经蒙卦》说:“蒙以养正,圣功也。”这就是说,在人生命的一开始,就要养成一种方正、纯正、中正、端正的人格。这是造就未来健康国民,乃至更高的君子圣贤的基础功夫。所以,中国文化教育从一开始就把人格教育、人文教育、道德教育、做人教育、生活教育、情感教育等等作为教育之本,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价值观的教育,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的教育;而把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才艺教育、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之末。

本即是根,因此,中国的童蒙教育又被称为“扎根教育”,所谓“向下扎根、向上结果”。如果把一个人的生命看成一株大树,那么童蒙养正就是根,这个根扎得早、扎得正、扎得深、扎得稳,以后的生命之树就会参天成长、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至少不会出现一株令人遗憾的“歪脖树”。

在传统社会,童蒙养正的扎根教育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即孕期的胎教、三岁前的母教、三至六岁的(狭义的)家教、六岁开始的师教,以及源自社会风气的社教。这五个方面中,胎教、母教、家教都属于家风家教的范畴,可见它对于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

当下家风建设的挑战:正本清源,去粗取精

《中国青年》:中国传统社会如此重视家风家教,是否存在一个重要前提,即传统社会是围绕家庭家族组织起来的,儒家家庭伦理也构成了社会道德民风与政治合法性的基础。而在近代尤其是“五四”以来的社会变革中,家庭变革和对传统家庭伦理的批判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今天,家庭仍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但社会的组织方式已不再主要围绕家庭家族展开,家族式微,家庭小型化,它的生产、教育和政治教化等功能都在逐步被剥离,孩子从托儿所开始大部分时间都不与父母在一起,而是在学校与老师和同伴群体度过。在这种现实情形下,我们今天再讲家风的传承与建设,还有怎样的特殊意义呢?

张之锋:家庭组织随着社会时代的变迁而变化,现代社会的组织形式变了,很多传统的做法自然就传不下去了,比如过去的家族祭祀,每个家族都有家庙,大家聚族而居,参加祭祀扫墓都很方便,这些活动对家族成员自然会产生一种教化。而现在,大家分散在各地,没有条件参加传统的家祭,这种教化就很难进行了。

但是也要看到,家庭文化里有很多东西是基于人性、人心、人情而建立起来的,这些是永恒不变的。比如,怎么培养一个健康的人格、怎样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这些精神理念的东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会随着时间的流变而变化,那么现在就完全可以把它们重新找回来。

在传统社会,不论是在经验上、知识上、还是思想上,父母对孩子都拥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从50后、60后开始,社会经历了一个文化的断层,他们在早年没有这一块教育的传承,今天70后、80后当父母的时候,这一代父母们同样是先天不足,这就导致了他们不知道怎么去正确地教育孩子。于是,各种家庭矛盾就爆发出来了,家庭问题的丛生进一步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丛生。

尽管如此,家长们还是应该承担起教育的主要责任,毕竟,家长们对人性、人情、人心的体悟,必定会比一个孩子要丰富、准确、深刻。教育的很多价值是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父母自然而然就应该扮演引导的角色。今天的孩子们在科技应用的领域可能远远胜过父母,就像我们今天掌握的技术远远超过孔子,但在对于生命人情的体会和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似乎不敢说比孔子更通达。

所以,我们应该区分开,社会的发展,有不断变化的东西,也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就变化的方面而言,一代更比一代强,但就关于做人和生命永恒不变的方面来说,过来人还是有其自然而然的优势,也就有其义不容辞的责任。

更何况,经过上世纪文化激进主义的批判,今天的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其实存在很多误解,一些人会把传统家风家教与封建礼教相提并论。所以,我们要做的首要工作,就是正本清源,把人们的误解纠正过来,回到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比如孔子倡导的“仁义礼智信”的价值取向、“修齐治平”的社会理想,说它们已经过时明显是讲不通的。

而那些与社会组织变迁联系较紧密的方面,比如比较重视人的等级关系,这些内容今天确实有些不合时宜。总之,多讲传统文化中那些精华优秀的部分,对今天依然有明显的启发指导意义的部分,我想年轻人也是会乐于接受的。

新时代,新家风:仪节可变,仪式不可废

《中国青年》:传统社会有一系列的仪式活动把家风家教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变得具体可感,比如您之前提到的家训、家规、家祭、家礼、家书等等。我们今天讲家风传承和家风建设的时候,很多现实操作层面的东西已经难以传承或被丢弃了。那么对于在新时代如何传承传统家风的精神理念,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吗?

张之锋:今天讲家风传承和家风建设,其实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那些思想理念和精神层面的东西,确实很难落实到现实操作的层面,比如对生命的体认和觉悟,它们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自我学习和阅历的增加慢慢培养建立起来,这是一种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不是太具有可操作性。

但是,还有一些东西是完全可以操作的。比如南方很多经济发达地区,老百姓富裕起来之后,就会自发自觉自愿地恢复祠堂家庙和家祭等等传统,并没有谁迫使他们这样做,而且也不止是老人在积极倡导,年轻人其实也很支持。这就说明,这些活动是顺乎人情、合乎人心的,这就是完全可以操作的部分。

那么,比如在城市的居室装修设计上,也可以考虑把小祠堂或者祖先牌位纳入其中,既能满足人们与祖先情感上的联系,对下一代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还有续编家谱,过去中国人家家都有家谱,现在完全可以把它重新续编起来,比如老师就可以给孩子们布置个作业,让他们去查一查自己的姓氏来源,或者自修一个小小的家谱和家史。

这绝不是搞什么“封建迷信”,只是表达了我们对于祖先的一份最自然不过的情感,就跟我们给烈士敬献花圈是一个道理。总之,人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与家族祖先的情感也需要给予满足,如果这些合理的情感没有满足,长期被压抑扭曲,久而久之就会产生人格的缺陷和心理的疾患。

家风家教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家礼。家礼一点也不玄虚缥缈,更不是什么老古董,而是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的,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方式。家里总是需要一种生活方式的,比如有些家庭很讲究规矩礼数,诸如吃饭上桌之后老人要先动筷,节假日定期去看老人,子女对父母要有分寸,说话不能太放肆,甚至家具的摆设也不能随便,这都是家文化里面的所谓家礼。其实礼就是合理的东西,有了这些家礼,家才像个家。反之,衣服不会穿,吃饭不会吃,说话不会说,居住不会住,小孩也不会教育,家里乱糟糟的,那就自然不可能“家和万事兴”了。 

家教家礼的具体仪节,可以随着时代环境而与时俱进,但家礼的仪式本身绝不能废。只有这些家风家教真正做到位了,家庭才能成为一个培育健康人格的场所,进而真正成为社会的良性细胞,很多社会问题也就无从产生而得以避免了。当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传媒、舆论、政府、学校一起努力,方可达成与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