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由于季节交替气候、水情、鱼情等因素的独特性,无论在丘陵圩区的湖库江汊,还是山区的溪河塘坝,钓鲫鱼都会有一定的困难。春末夏初如何更好的垂钓鲫鱼呢?需要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 垂钓的不利因素1 气候因素 就鱼类而言,水温是其赖以生存的首要因素,而水温是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鱼类生活具有很强的气候性。而鲫鱼对水温的平稳度要求很高,在气温骤然升降3℃~5℃时,就会表现出焦躁不安、萎靡不振和食欲下降等状况。 而每到春末夏初,气温变化无常,骤升骤降的情况很常见,鲫鱼在春季的水域环境温度和生理机能的平衡被打破,应激反应非常明显,故呈现出焦躁慵怠、少食懒动等情况。。 在这个期间,在晴天,由于水底温度较低,而表层温度却很高,各水层间就会形成温差,上下层的水无法对流,导致底层水溶氧降低,上层水溶氧却很高。而鲫鱼为了氧气就会游到上层水,出现漂浮水面或浮头咂水的情况。如果在此情况下垂钓,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在春末夏初的一段较长时间内,适应迅速攀高的水温环境,并尽快完成生理机能的调节,已成为鲫鱼生存自保的第一要务,旺盛的季采食期告一段落,垂钓进入低谷期。 ![]() 2 水情因素 春夏之交,农业用水量是一年中最多的时候,塘库河坝中有限的冬春蓄存水便成了应急之需。于是鱼类生活水域的水位急剧下降,在气温日趋升高的境况下,水体的昼夜温差进一步拉大。这无疑加剧了鲫鱼生理机能调节的难度,一般要延长到5月底才能完成。 3 鱼情因素 春末夏初难钓鲫,除却鲫鱼特殊的生理机能调节的主观因素外,还有一个客观原因是滑鱼多。通过春季的垂钓高峰期,能存活到夏初的大多是“漏网之鱼”,因此养成了谨慎、多疑的习性,在大白天是不会轻易摄食吞钩的。实际上,在暮春的尾期出钓,尤其是在自然水域钓鲫鱼,“空军”或钓获很少的绝不在少数。 ![]() 当然,春末夏初难钓鲫也不是无解之题,关键在于要采取有效对策! 如何破解不利因素1 选择出钓时间 在春末夏初,鯽鱼虽然正处在调节生理机能的难熬期,精神不振,采食消极,但为了生存并安全度过调节期,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还是会有少量的觅食活动。出钓时,只有抓住鱼有限的活动觅食时机,才会有较好的收获。 (1)钓早晚。在晴好天气的早晨5-8点和6晚5点半以后,天色较暗,气温适中,水体含氧量高,鯽鱼活动较积极,是出钓的良机。但在上午8时至下午5时期间,阳光强烈,水温升高钓效大多欠佳。因此,春末夏初钓鲫,要起早贪黑,抓两头放中间。 (2)钓阴雨天。在无风或风力小的阴雨天,最好是小到中雨的天气,气温较为平稳,水体的温差小,并且雨滴敲打水面,水中溶氧量增高,鲫鱼感觉舒适,就会更愿意吃饵。但大到暴雨、雷雨天或大风阴雨天,则不宜出钓。 (3)钓黄昏。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小夜钓”是个不错的办法。在晴天的下午6点至晚8点半之间,太阳西落,天色趋暗,水温平和,环境安静,是鲫鱼活动觅食的旺盛期。但晚9点过后,水温降低,鲫鱼活动减弱,不再适合垂钓。 (4)钓风。有3-4级东风或东南风的晴好天很适合出钓。风刮起水波,水中溶氧量增加,饵食漂浮,有逆流而动习性的鱼类活动很积极。鲫鱼,也会在这样的好天气变得活跃起来。因此在相对水深且和缓的光水区,采取正顺风或侧顺风浮钓,会有较好的收获。但风力在4级以上或有风的阴雨天,则不宜垂钓。 ![]() 2 钓点的选择 钓位选择要做到“四钓四不钓”,即钓浅不钓深、钓暗不钓明、钓活水不钓死水和钓顺风不钓逆风。 (1)钓浅不钓深。在睛好天,阳光照射,水体上层温差交流速度快,中底层水的溶氧量就低,鲫鱼漂浮水面;早晚或阴雨天,水体的温差对流慢,其溶氧量相对要平衡些,鲫鱼会在底中层活动觅食。 所以,晴好天忌钓深水区,要在钓场深浅结合部稍为偏浅的方寻找钓点。但水位也不宜过浅,浅水区的温度上升太快,鯽鱼不会喜欢。 (2)钓暗不钓明。这有两层意思,一是钓点选择在岸边有遮阳的地方,钓点水位以0.8-1.5米之间为好,过深过浅均不太适宜。二是钓点选在离岸较远,有孤立稀疏水草的地方。 在睛好天气,光水区一般是难有好收获的。 ![]() (3)钓活水不钓死水。鲫鱼在春末夏初调节生理机能的特殊时期,相对适宣的水温、充足的水体氧气已成为其生存的主要追求目标,觅食已属第二需要。所以,垂钓时就要在钓场里有水流活动的区域找的位,这些水城温度适中、溶氧量较高、饵食也丰富,比较适宜鱼生活。比如进出水口的附近、回水湾、有暗流涌动或有泉眼冒水的地方等等。 (4)钓顺风不钓逆风。在风力达到3-4级时,水面激起的波浪,既能有效平和水温,又增加了中上层水体的溶氧量,同时周边及水底的饵食也会随着水体的运动而漂浮水面。所以,鲫鱼会在相对和缓水域的中上逆风游动觅食。 此时,要在上风口选取钓位,采取正顺风浮钓法,会有不错的收获。如果钓场水域较大,顺风钓岸边水浅时,可在较深光水区钓顺侧风,效果也不错。但钓逆风,则与鱼类逆流而上的习性背背道而驰,一般是费力不讨好。 此外,在较大风力的作用下,水浪拍打岸边,会激荡起较大的回漩水流,鱼不靠边;同时因水体下层的逆风运动,搅起了底部的泥浆沙土,水体浑浊,鱼进入深水区的水底。因此,在刮风天钓浮、钓浅、钓边,都难有收获。在风力达到4级以上时,大型鱼喜欢乘风破浪,活跃异常;但如鲫鱼等小型鱼则惊惶不安、蛰伏少动,不宜垂钓。 ![]() 3 注重垂钓细节 总体上说,基于春末夏初鲫鱼不爱活动、摄食欲望低等特征,在垂钓细节上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窝料和钓饵选用自然清香。同时,底窝要做大、钓饵要精细。红蚯蚓、白蛆虫等活体饵,在有风天气钓浮,效果较好;一般情况下,还是以素饵为佳。 (2)钓组比中暮春时要小而灵。因为鲫鱼正处于生理机能调节的特殊时期,此时反而不如春季活跃。所以,要选择小、灵的钓组,同时垂钓时要注重观察辨别漂相。 (3)是施钓中要依据天气、时段和水域环境的不同,仔细分析寻找鱼层,并采取相应的垂钓方法。 (4)在大风天浮钓时,要注意三点。其一,要选用轻坠大号短漂,便于调钓各个水层;其二,要选用白蛆虫、蚯蚓、面团、饭粒等禁得住水浪冲击的钓饵;其三,抛竿时要充分运用竿线的弹性,轻柔准确落点不可随风肆意乱投。 ![]() 春末夏初的这段时间,垂钓时,要灵活垂钓,选准时机出钓,也会有不错的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