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期我们来总结教材第五章第二节和第三节的重要考点。 一、费用的概念、内容及特点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见表1 ) 公式 二、营业成本 (一)营业成本概述 公式 (二)主营业务成本的核算 主营业务成本是指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常性活动所发生的成本。 1.销售实现,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如果是提供劳务,贷记“劳务成本”科目。 2.月末(期末)结转损益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结转后该科目(损益类)无余额。 3.如果发生退货,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红字),冲减收入和销项: 借: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收账款/银行存款等 收回商品,冲减成本 借:库存商品 贷:主营业务成本 (三)其他业务成本 1.发生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销售原材料的成本) 累计折旧(出租固定资产的折旧额) 累计摊销(出租无形资产的摊销额) 周转材料(销售单独计价的包装物、出租包装物的成本或摊销额) 2.月末结转损益 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成本 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三、税金及附加 税金及附加是指企业经营活动应负担的相关税费,包括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矿产资源补偿费)、资源税、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房地产应缴纳的土地增值税等。(不包括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契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 基本账务处理: 1.计算应交××税额: 借: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税 2.交税时: 借:应交税费——应交××税 贷:银行存款 四、期间费用 公式 (一)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和材料、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保险费、包装费、展览费和广告费、商品维修费、预计产品质量保证损失、运输费、装卸费等以及为销售本企业商品而专设的销售机构(含销售网点、售后服务网点等)的职工薪酬、折旧费等经营费用。 总结:销售过程和销售机构发生的费用 公式 (二)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包括企业在筹建期间内发生的开办费、董事会和行政管理部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发生的以及应由企业统一负担的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董事会费(包括董事会成员津贴、会议费和差旅费等)、聘请中介机构费、咨询费(含顾问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技术转让费、研究费用、排污费以及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修理费用。 总结:管理过程和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 【注意】生产车间的修理费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三)财务费用 公式 (四)账务处理 1.发生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时 借: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 累计折旧 累计摊销 银行存款 2.发生财务费用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3.结转损益 借:本年利润 贷: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五、营业外收入与支出(见表2) 营业外收入与营业外支出对比表 六、所得税费用 (一)所得税费用 企业的所得税包括当期(应交)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个部分。 (二)递延所得税 公式 (三)应交所得税的计算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公式 七、本年利润 (一)表结法 ★各损益类科目每月月末只需结计出本月发生额和月末累计余额,不结转到“本年利润”科目。只有在年末时才将全年累计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二)账结法 每月月末均需编制转账凭证,将在账上结计出的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结转入“本年利润”科目。 【链接】无余额的账户: 1.损益类账户月末无余额,结转到本年利润 2.本年利润年末无余额,结转到利润分配 3.制造费用月末无余额,结转到生产成本 4.利润分配除“未分配利润”外,其他明细科目均无余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