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告诫,健康之根源

 果果w65k9gp8te 2019-05-19

《道德经》告诫,健康之根源

生死是每一个人都绕不开的话题。为什么我们身边的人,有的能活得长寿些、有的能活到自然的年份、有的却早逝?很多人只知道是身体状况出现的各种问题,但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如果往上找、再往上找其中的原因,你会发现有什么规律?

答案或许从下面的叙述中就会找到端倪。

《道德经》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这段话,对我们当下的生活状态有什么启发呢?

人从一出生就开始走向死亡。其中:(1)能长寿、活到自然死亡年份的占十分之三;(2)出生有病、中途遇到天灾人祸而短命的占十分之三(古代人们的各种条件很差);(3)过分依赖食材和补品、过分的劳碌奔忙、过分的情志沮丧,结果适得其反、反而加速死亡的也占十分之三;(4)剩余的十分之一是哪些人呢?就是指那些更加长寿的,这些善于保养生命的人,既不会进入不安全的地方,也不会追逐无休止的欲望。

诚然,适度的物质需要也无可厚非。但要知道,生命不是用来挥霍的,也是有限的,生活也是有度的,生活更应该是丰富多彩的。遇到各种复杂情况要提前布局,留好空间,不去参与凶险的争斗,开车守规矩,不做“路怒”,不暴饮暴食、抽烟酗酒、熬夜不休,始终提醒自己不要进入死亡之地,尊重生命、尊重规律,“葆养”身心,最起码要活到《道德经》所说“自然的年份”吧!

所以,“养生”的关键在于“养心”,养心的关键在于“调心”,调心的关键“节制”。

《道德经》告诫,健康之根源

愿我们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享受生活的多彩多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