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标系分类 (1).1954年北京坐标系(B554) (2).1980西安坐标系(XA80) (3).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CGC2000) (4).地方独立坐标 1.1 1954北京坐标系解读 建国初期,为了快速开展我国的测绘事业,鉴于当时的情况,将我国一等锁与苏联远东一等锁相连接,然后以连接处呼玛、吉拉宁、东宁基线网扩大边端点的原苏联1942年普尔科沃坐标系的坐标为起算数据,平差我国东北及东部地区一等锁,这样传算过来的坐标系就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 到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已基本完成了天文大地测量,经计算表明,54坐标系普遍低于我国的大地水准面,平均误差为29米左右。 特性:a.属于参心大地坐标系 b.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的两个几何参数 c.大地原点在原苏联的普尔科沃 e.高程基准为1954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平面 f.高程异常以原苏联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结果为起算数据。按我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而得。 1.2 1978年4月在西安召开全国天文大地网平差会议,确定重新定位,建立我国新的坐标系。为此有了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 坐标系的大地原点设在我国中部的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位于西安市西北方向约60公里处,故称1980西安坐标系,又简称西安大地原点。基准还是青岛黄海平均海平面。 1.3 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 (1) 包括坐标系的原点、三个坐标轴的指向、尺度以及地球椭圆的4个基本参数的定义。 (2)原点为包括海洋和大气的整个地球的质量中心。 (3)Z轴由原点指向历元2000.0的地球参考极的方问, 该历元的指向由国际时间局给定的历元为1984.0的初始指向推算, 定向的时间演化保证相对于地壳不产生残余的全球旋转。 (4)X轴由原点指向格林尼治参考子午线与地球赤道面 (历元2000.O)的交点,Y轴与Z轴、X轴构成右手正交坐标。 (5)采用广义相对论意义下的尺度。 (6)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采用的地球椭圆参数的数值为: 二、三者的关系 三、常见的几种转换方法 1.大地坐标对平面坐标 2.北京54及西安80相互转换 3.任意两空间坐标系的转换 坐标转换的过程就是转换参数的求解过程,常用的方法有三参数法、四参数发、七参数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