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嘉庆效仿先祖,准备举行“木兰秋狝”可是到地方一看直接回京

 历史解密坊 2019-05-20

公元1796年,嘉庆皇帝顺利即位,可是四川、湖北等地区就爆发大规模的白莲教起义。当朝廷出兵将其剿灭后,嘉庆皇帝心情非常好,他准备举行“木兰秋狝”庆祝一下。可是,嘉庆刚将消息发布,却受到群臣的层层阻拦。他力排众议,率领大部队好不容易抵达狩猎的木兰围场,可到地方一看,为何嘉庆却直接选择回京呢?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河北省承德市的避暑山庄两百多里外的木兰围场,是清朝历代皇休闲、狩猎,彰显武力的重要场所。嘉庆在当皇子时,他经常跟随父亲去到此处,但他登基后,因琐事繁多,一直未找到空暇的时间。于是,嘉庆便想趁着围剿成功,去木兰围场的举行“行围大典”。

嘉庆将此行告知朝廷大臣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官员的意见竟出奇的一致,认为嘉庆不该去承德。并且,朝廷大臣直接搬出乾隆,乾隆即位六年后,才开始举行秋狝,如今皇帝亲临政务刚满四年,时机不太合适。嘉庆听到劝阻的原因,觉得大臣们说的在理,便将此事展示搁置了。

大臣们以为嘉庆会放弃去承德“秋狝”,但第二年,他又将此事提上日程。于是,大臣们开始进谏,前几日京师突下大雨,永定河、桑干河泛滥严重,水灾发生后,百姓们流离失所,收成不足上年的六七成,朝廷的负担增加,如果嘉庆偏要此时出行,定会雪上加霜。因为,皇帝出行会花费大量的资金。

嘉庆再次听到劝谏的话后,神情有些不悦,在早朝上,他直接告诉反对的大臣:举行秋狝大典,是我朝的礼法,如果朕只是想享乐,何必去长途跋涉。大臣们听到嘉庆给出的理由后,立即哑口无言。

嘉庆七年七月,嘉庆带着大部队向木兰围场的方向前进,但在即将抵达围场之际,嘉庆却接到一个“坏”消息。围场的负责人称:今年围场内的天气较寒冷,导致水草枯竭。嘉庆接到消息后,感觉有些奇怪,于是,他秘密地派几位大臣前去打探,而打探回来的情况是:围场内水草生长的很旺盛,完全具备狩猎的标准。

围场的负责人谎报实情,这属于欺君之罪。嘉庆进入围场狩猎时,他才明白为何负责人说谎的原因。从外表上看,围场并无异样,但里面却没有猎物。从1792年开始,木兰围场就未举行过秋狝了,按正常逻辑推算,这些年鹿应该快速繁殖,比以前还要多才对,可现在围场不见鹿影,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嘉庆即位后,虽然扳倒大贪官“和珅”,却难以扭转清朝官场的腐败风气。贪官的钱主要来源于百姓,百姓们为了生活就动了歪念头。围场周围的百姓会偷偷来到围场杀死鹿,将鹿茸拿去贩卖,甚至砍伐围场的树木。当鹿居住的生存环境被破坏,又遭遇到杀害后,围场中的鹿基本没剩下几只。

嘉庆两手空空地来,两手空空的走,看到毫无生机的围场,鼻子差点没气歪。他回到京城后,便开始下令严惩贪官,整改朝廷风气。

如果嘉庆采纳大臣们的建议,不去木兰围场秋狝,他必定会被围场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而通过此事,让我们进一步看到清王朝的本来面目,表面太平,百姓们安居乐业,然而,这只是一种假象,其实清廷内在早已病入膏肓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