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梦一高考
东方剑
2017-06-06
阅读202 七七年,是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幸运的一年,也是倍受煎熬的一年。感谢伟人邓公恢复大学中专的考试制度,给了老三届、新三届高中生一个跳龙门的机会。在那人民公社的年代老家地少人多,人均才三分地,地处永年洼且又是分洪区,往往只能收一季麦子,秋季的庄稼多被雨水淹没,只好吃返销粮。那时,谁家有人在厂矿机关上班,生活就好过,家里的男丁长大不愁娶媳妇,在村里就能志趾高气扬受人尊敬。跳出农村吃公家饭是我们一帮人一生的追求。从十月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到年底考试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文革期间的两年初中、两年高中,学的是: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可叹底子薄啊!于是就联系几个发小一起去求助初高中的母校老师,当时教过我的李老师无私地提供了他两口子自己编写油印的复习教材,并说:要找四省编写的高中课本好好复习。为了一生追求、更为那'抗战的胜利'的梦想,开始了高考前的冲刺。在那寒冷的冬天挑灯夜读,当时的家乡电不正常,没有电,老娘怕我熬成近视眼,买蜡烛,怕身体差顶不住,给炒鸡蛋啊。 四十、五十和六十年代出生的人,近 六百万人参与的高考战役,才录取二十七万人,加后来大城市扩招一万多人,可谓5%的录取率啊。七七年的招考,是先报志愿后考试,可以报考中专、也可以报考大专本科,但不能都报,我的一个发小担心大专不好考,就报了中专。科目是:语文、数学、政治、理化或史地,我记得作文是'你将怎样度过今后的23年',两天过去,只有苦心的等待,等待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也期盼着梦中的她也被录取。没人知道那日子怎么过去的,春节过后好一段时间,终于收到天津来的信件:被部属大学录取了。七八年三月五日开启了我的大学生涯,而八年抗战进入第四个年头。。。。。。。后来知道,最亲密的发小考上了邯郸一所中专,另外两个人因同时报考大、中专而被取消录取资格,再上大学就是七八年了,晚了一届。当时的考试情景(网络照片)准考证录取通知书虽然现在退休了,如果没有高考哪能享受退休待遇啊。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待分类》